事情要从80年代说起,或者更早些,也许是30年代。那时候台湾从福建地区学得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和茶种,在台湾山地试种成功,很快台湾乌龙茶便以质量优良而著称,不仅成为台湾人自用、送礼的日常饮品,甚至还外销国际赚取外汇。早期台湾的茶树都是种在离家较近的山陵地(方便管理),因为海拔较低所以苦涩度较高,因此制作方式大多以中高度发酵为主(俗称红水乌龙茶),但是随着市场的竞争性,人们发现高山茶的苦涩度较低,香气也更好,于是茶山从冻顶鹿谷一带逐渐移往阿里山甚至梨山等高海拔地区,而发酵度也随着种植海拔越来越高而越来越低——茶山高山化,茶质绿茶化,这似乎成了一种定律。
大约在1980年代中期,一件影响台湾茶走向的大事件发生了,那就是开始有了比赛茶,那是由官方举办的,由茶改场的专业评审主导比赛名次,因为具有权威性,当然也大幅度地主导了台湾乌龙茶的制作风格,首先在外观上要求漂亮,于是球形乌龙茶成为主流,其次要求清香,于是茶汤更往绿茶化的边缘迈进,如此一来,以前可以经年陈放的红水乌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立即现饮的绿水乌龙,慢慢地有人发现,台湾高山乌龙茶是更香也更甜了,缺点是不耐泡,而且喝多了也好伤胃呀……
台湾人喝茶半世纪(1930~1980年)慢慢地也喝出了一点讲究,台湾有句俗语这样说的:“文章、风水、茶,能懂的没几个”,可见茶水之深呀。如前所述,台湾茶人除了讲究茶叶本身之外,也讲究茶壶的适茶性,一般粗制滥造的台湾大陶壶或者大瓷壶自然是看不上眼了,于是,大约在1980年左右,全台湾的茶人一致把眼光聚焦在来自大陆的宜兴紫砂壶,并且奇迹般地在全台范围形成了长达20年的紫砂壶收藏热潮。
而我认为,这一波20年台湾紫砂热正是把云南普洱茶引入台湾的滥觞(作者的个人所见)。为什么我说台湾紫砂壶收藏引发了台湾普洱茶热潮的滥觞?故事又要回到那个年代说起,80年代大陆还没有改革开放,除了可以通过香港地区间接交流之外,台湾与大陆基本上是无法接触的,更别谈到彼此贸易了,但是,赔钱的生意没人做,杀头的生意有人做,因为台湾火热的紫砂壶需求,于是生意人见钱眼开,开始了走私紫砂壶的生意。那时候直接到大陆岸边走私是不实际的,于是大量的船员和黑船便借着香港这条通道做起紫砂壶买卖,而大陆在改革开放的口号下也从善如流,陆续在香港设立了四大公司(锦峰、英泰、双鱼与海洋),那时候正好是台湾的经济狂飙期,所谓的“台湾钱淹脚目”,一把紫砂壶只要过了台湾海峡几乎有数十倍的利润,暴利保证了往返海峡两岸的走私船络绎不绝。
写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台湾走私紫砂壶跟普洱茶兴起有何关系?一开始关系确实不大,但是只要有一点点关系,星星之火就足以燎原。走私是一种本小利大风险也大的生意,要么一本万利,要么货物充公人坐牢,于是走私者本能地会把货舱尽可能塞满,于是他们会在走私紫砂壶之际顺便夹带一些港货回来,例如高价的铁罐子港茶(铁观音、岩茶)也在台湾红火了好阵子,另外当然也会夹带一些低价的次级茶,例如便宜到不行的普洱茶饼和茶砖,用来干嘛?说来都不好意思,这些茶饼、茶砖是用来“塞舱缝”的,避免船行大海浪把高价的茶壶给磕碎了。
于是乎,台湾最早期的普洱茶就随着紫砂壶热潮,首次以跑龙套的角色亮相了。
普洱茶在台湾的首次亮相虽然不是主角,却合时机,因为它有几个优点正好可以弥补台湾乌龙茶的不足:首先普洱茶便宜,相对于台湾茶的高价,低价的普洱茶首先攻占了中低阶层的茶市场,让渐渐买不起高山乌龙茶的贩夫走卒也能满足基本茶瘾。
其次,普洱茶好用。虽然普洱茶便宜,但是很多人还是不能接受“臭浦茶”(台湾人最初称呼普洱茶为“臭浦茶”)的味道,这时候茶商会说:你不喝没关系,因为普洱茶不是喝的,是拿来养壶的,你看这黑黑稠稠的茶汤,最适合养壶了,一砖熟茶养壶出来的效果抵得上十斤台湾茶,省钱呀,而且喝不完的茶汤还可以浇花,茶渣可以当肥料……不买茶也没关系,你买我一把壶,我送你十砖茶……不骗你,当年“臭浦茶”在台湾就是以这种半买半相送甚至连哄带拐的模式被推广开来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臭浦茶”的滋味也许不讨好,但是优点是不伤胃,这让许多常年喝乌龙茶导致胃弱胃痛的茶人有了极佳的替代性茶品,这些人不见得是中低阶层的茶人,也有许多高阶茶人,甚至有专业茶人和精英茶人混在其中,也正是他们,在品饮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普洱茶美妙的门道,于是反馈上手夹带一些高端老茶如印级茶和号级茶来到台湾,并且在互相品饮交流之间逐渐积累了品饮普洱茶的集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