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纪念海峡两岸茶文化再度交流15周年
普洱茶
前记:这是2003年,我在福建厦门海峡茶都举行的“纪念海峡两岸茶文化再度交流15周年”庆祝活动上的一次发言,友人最近找到发给我。时过境迁,现在海峡两岸三通大门已经打开,但回首近二十年来,和台湾茶人的交往历历在目,在开通两岸的文化交流中我们同样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此,仅以此文深切怀念与台湾茶人朋友一起度过的岁月,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往中,茶文化的交流是最为密切,也最为人们关注的。今天,面对海峡两岸拥流而起的茶文化热潮,用“三春花满香如海”的诗句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我是从茶书的搜集收藏中,不经意地走入茶文化领域,在对茶史和陆羽的专题研究中,海峡两岸的许多学者与同仁,给了我指导与帮助。我感到,中国茶文化的兴起,是海峡两岸同胞相互交流、共同推动的结果,而我自己也正是在这种交流推动下,跨入中国茶文化殿堂。
 
这次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展出的“纪念海峡两岸茶文化再度交流15周年茶书藏书展”,是我多年收藏茶书的一部分,海峡两岸茶书的比例大约各占一半,大致反映了海峡两岸近三十年来茶书出版的一个概况,从中也可以看到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的各自特征和亮点。
茶文化的研究,海峡两岸都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和文化人参与推动。像姚国坤等教授的《中国茶文化》、陈文华教授的《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陈香白教授的《中国茶文化》,出版后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对茶文化的理论构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台湾范增平先生推出的《茶艺学》与《生活茶艺学》两部新著,带有台湾茶文化鲜明特点,对内地茶艺的普及与提高也有着很好的启迪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师大教授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一书,是他数年中不畏艰险,多次深入云南普洱茶的故乡,自费考察研究的学术成果。它全面考察了普洱茶的渊源、历史、品质、茶艺特征,从史话、陈香、品茗、茶谱、茶道多方面阐释了普洱茶的本原,是普洱茶书的开创之作。值得一提的还有曾至贤先生,他是一位记者,也是一位追求执着的茶人。十多年中,他走遍云南古老的六大茶山,追溯大理古国的踪迹,探访中国茶马古道的历史,写下了厚厚一大册的《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的世界》一书,为中国茶书绘下了重彩的一页。
 
十多年来,深入探索茶史和陆羽研究,也是海峡两岸茶文化界人士关注的话题。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一书,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陆羽《茶经》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容,至今还没有人在《茶经》研究上超过他。但对陆羽个人史迹的考索与研究,台湾张宏庸先生却开了先导之河。他编写了一套十二册的“茶学文库”,其中六册为陆羽研究资料的汇辑,引用史料之广,搜集材料之多,也是令人叫绝的,是日前最完备的一套研究资料丛书。
茶文化的蓬勃兴起,带来茶文化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海峡两岸的茶人,为此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一九九五年,台湾风潮有声出版有限公司和大陆音乐家张福全合作,创作出版了一套“闲情听茶”系列音乐作品。这套音乐作品不同于以往茶艺音乐,靠移植其他作品改编,而是专门为茶文化创作作曲的崭新音乐作品。它借助音乐形式,重新创作,表现出茶文化的内在本性。作品分七辑,体裁多变:《清香满山月》和《香飘云水间》以中国十六种名茶为表现内容;《桂花龙井》表现十种花茶的性味;《铁观音》诠释八种乌龙茶的茶性;《听壶》用音乐描绘八种古今名壶;《一筐茶叶一筐歌》为改编的茶歌舞曲;《奉茶》为新创作的茶曲。这套作品用音乐形式,把人对茶的文化感受表现出来,体验不同的茶品品味,体现不同的品茗心境,在优美乐曲的聆听之中回归茶之美。
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再度走过了十五个春秋,两岸同胞多次携手相聚海内外国际茶会,共述中华的灿烂源流。我们相信,海峡两岸的茶文化交流将在统一的大河中汹涌向前!
作者:庐陵阿鹏
日期:2023-11-2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