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自两晋开始萌芽,唐代正式形成一定格局,宋代将范围与内容加以拓展,可以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但自元以后,出现了新情况。如果把前一段比成一条不断聚汇、畅流的宽阔河道,而自元以后,可以说进入一个千曲百折和百舸争流的阶段。
宋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有成功之处,但也有不少败笔。过精、过细的茶艺,一方面使形式掩盖内容,同时也给茶文化进一步发展带来困难。恰在这时,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大的变革。元代蒙古人的入主,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大融合的步骤大大加快,中原传统的文化思想必然受到大的冲击。
北方民族虽嗜茶如命,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的需要,从文化上却对品茶煮茗之事没有多大兴趣,对宋人繁琐的茶艺更不耐烦。文化人面临故国残破,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茗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由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却暗暗契合,即都希望茶艺简约,回归真朴。
明初,汉人虽又重新夺回了政权,但有感于前代民族兴亡,本朝又一开国便国事艰难,仍怀砺节之志。所以,由元到明朝中期茶文化形势大体相近。其特点,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茶被称为“苦节君”,便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状况,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生泡在茶里,玩物丧志的倾向出现了。这反映了封建制度日趋没落,文人无可奈何的悲观心境。
清代后期,我国进入近代历史,封建思想最后走向衰微,外来文化又不断冲击,各种文化思潮处在大汇合,大撞击当中。表面看,传统的茶文化形式终于衰落下去,但优秀的茶文化精神并未从中国土地上消亡,而是深深渗入各阶层人民当中,开始了近代民众茶文化的大发展。
为了说明这种曲折变化,我们把元,明,清初放在一起考察,但它们实际上是面目各异的几个阶段。
元明清三代茶文化的曲折发展内容预览
明人以茶雅志,别有一番怀抱
晚明清初士人茶文化走向纤弱
清末明初茶文化走向伦常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