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名山古寨都是茶商发掘的,没有茶商的努力,茶客根本无法接触到如此多的好茶。在实际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山头的成名,但却很难看到某一个品牌在山头的光环下登上普洱茶市场的巅峰。
从现在开始到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茶客依旧会以原料产地作为评判一款茶好坏的关键所在。茶商还是会充当山头的发掘者以及茶客与茶农之间的中介。
具体来说,当一个山头没有成名前,茶商是强势群体,茶客是弱势群体。卖茶仅仅能保证养家糊口,当茶山出名后。茶农成为强势群体,茶商却变成弱势群体,因为好茶不愁卖。
以老班章为例,在没有出名之前一公斤毛茶不过十多元。当时有茶商能够上山收茶,老班章村的茶农竭尽所能推销自己的茶叶,茶商也是尽最大限度压价。直到老班章成名,茶商扎堆上山后,茶农自然是价高者得。茶商之间互相竞争,茶价自然飞天。茶商在把毛茶做成产品后推的又是山头,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的样子。
过去十年名山古寨的发展已经使得普洱茶市场变得有些畸形,明明是小众茶却成为了大众需求。良心一点的茶商做名山古寨的周边寨子,最起码还能保证味道上的相似性。不讲良心的,直接就是产品原料与包装标识无关了。
现在普洱茶产区名山与非名山的差距太大了,很多高性价比的原料做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名山古寨价格太高,正品卖不出去,赝品又太坑。
品牌与山头应该俱为一体,现在泾渭分明,长此以往对整个市场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