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茶友穿越到宋朝,有什么办法立显逼格,迅速打入茶人圈?
你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茶器——两宋时斗茶必备的建盏。
(南宋曜变天目茶碗)
要说清楚建盏与两宋茶事的渊源,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宋徽宗赵佶。这人治国一塌糊涂,艺术修养倒是没得说。书法上创瘦金体,花鸟画上自成院体,茶道上撰写《大观茶论》,其中“点茶”一篇详述了最为雅致的点茶法。
点茶需要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经过七式点注冲泡并搅动击拂而成。点茶后在茶面上形成的浮沫,以色白和留存持久者为盛。宋代茶人甚至能以茶沫为载体,在上面题诗作画。
宋朝茶人圈的国民偶像
没有茶,建盏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它的所有优点,都是为茶而生。
首先,盏色青黑,浑然天成。建盏是衬托茶色之白的最好器具,斗茶时,黑白对比鲜明,一目了然。其次,造型别致,底小口大。口大,利于茶香的显现和茶沫的观赏,底小而深,易于茶渣沉淀和倾渣。最后,胎骨厚重,保温隔热。宋人蔡襄所著《茶录》有云;“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久之热难冷,最为要用。”
现在在建阳市水吉镇建阳遗址,还能见到堆积如山的废弃物。要知道,建盏的釉面斑纹属于铁钙系结晶釉,高温下敏感易变,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很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变化,烧制建盏难度大,成功率低。品质卓越又产量稀少,难怪宋朝茶人竞相追逐。
一盏即唯一
烧制建盏最重要的是温度的控制和窑内氛围的掌控。茶叶旦这次带来的建盏,经过16小时的烧制,窑内模拟古龙窑(一种始于战国时期的龙形土窑)的氛围,温度控制在1300℃~1320℃,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氛围的变化,釉料内的铁离子会析出,在釉面上幻化出奇特的花纹。
建盏中最为常见的品种是兔毫盏,因其黑釉表面上的结晶釉纹均匀细密,状若兔毛而得名。在宋时,兔毫盏几乎成了建盏的代名词。宋徽宗不但在《大观茶论》中专门论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还赋诗赞咏“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烧成一个无可挑剔的兔毫盏已经不容易。要得到油滴盏?那可真的是“一盏烧成万盏废”了,这个万,还得以百万计。油滴盏的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油滴纹在黑釉的底色上,宛如夜空中繁星点点,所以在日本,油滴盏又有星建盏的别名。
可否一盏惊世
古时因为工艺所限,想烧成一个无可挑剔的建盏,背后是成百上千,甚至是上万不那么完美的建盏。而窑变,更是可遇不可求。想曜变天目那样能在釉面上出现宛若天际彩虹一般的缤纷效果的传奇,已经随着南宋的灭亡而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