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遇到一个所谓的老茶客,自称喝了七八年岩茶的。他对我说:“你这肉桂岩韵不明显,香气不够浓,肯定不是正岩茶!”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万头草泥马飞奔而过。
因为他喝的是水仙。
这也确实代表了很大一批茶友对岩茶的认知现状:懵懵懂懂地喝了很长时间,却连岩茶的一些基础知识都不具备,更不用说能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品鉴标准。
那么我们就从几个常见的误区开始,慢慢了解岩茶。
1.不苦不涩非岩茶
这算是不良商家忽悠消费者的话术中最常见的一句了。不苦不涩非岩茶?没错。但这种苦涩如果一直持续下去,那就不是岩茶了。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明确两个词的定义:收敛性,回甘。
茶汤入口后,苦涩感在多长时间内能化为甘甜,叫做茶叶的“收敛性”;而这种甘甜,就是我们常说的“回甘”。化为回甘的时间越短则收敛性越强;反之收敛性就越弱。
好的岩茶入口当然有明显的苦涩感,但它收敛性强,回甘有力。而假茶劣茶的苦涩感,要么转化的很慢很不明显,要么根本就不转化,回甘无从谈起。
同是苦和涩,是不是岩茶,区别就在收敛性和回甘上了。
2.拼配过的大红袍?不要!
五粮液是“拼配”的,没人介意;鸡尾酒是“拼配”的,没人在乎;大红袍拼配就让一些茶友认为是胡拼乱凑,有假冒伪劣之嫌。
其实拼配真的只是大红袍制作工艺中的一道必备工序而已。不光必备,而且很重要。
先说“必备”。
大红袍,不是一种岩茶,而是一类岩茶的统称。事实上在武夷山的传统语境里,大红袍就是不同种岩茶拼配之后的茶叶的称谓。2000年左右,武夷山市政府为了提高岩茶的市场接受度,用“大红袍”三个字代表了整个武夷岩茶这个大品类。
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纯料大红袍”这个概念,大多是商家借助了消费者的“三株母树”情结来做的一种概念传播。
所以说,无拼配,不红袍。
再说“重要”。
拼配这道工序重要到什么程度?同样的茶青,拼配的好,大红袍真的会提升整整一个档次!
拼配不仅仅是简单的把不同种茶叶做好之后按比例归堆,而是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在不同环节加入不同的茶,所以对茶叶的制作火候和加入比例都需要有精准的把握。
拼配是要有配方的,而每一张配方都是武夷茶人长时间试错和经验积累的结晶。
3.没有碳香味的不是岩茶
碳香、焦香、高火香,其实说的都是一种味道:重火烘焙带来的焦味,行话叫“火味”。
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有火味的,要么不是岩茶,要么做工极其糟糕。
因为岩茶不会用重火来焙,就好像上等食材不会拿来爆炒一样。
岩茶之所以叫岩茶,除了它的生长地是高海拔风化砂砾岩外,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被感知的“岩韵”,这种独特的韵味几乎成为了分辨是否岩茶的唯一标准。
为了让茶叶把火力吃透,同时不破坏岩韵,烘焙时的火力最多只能达到中火,一般都是轻火或中轻火居多。
可惜,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喝出岩韵来,这就给了“高火香”之流的生存空间——他们用重火带来的焦味掩盖茶叶驳杂不纯的香气和没有岩韵的事实,并将之塑造成为岩茶的典型特征。
4.具备三节色、三红七绿、蛤蟆背等特征的就是岩茶
岩茶的独特魅力,来自先天品质和后天制作,两者缺一不可。
所谓三节色,是指干茶的头部呈乌褐色,中间呈褐色、尾部呈红色,其成因是茶叶在焙火过程中,水分流失从尾部开始逐渐往头部转移,所以头部颜色最深。这代表茶叶水分流失的过程均匀、程度深。
三红七绿是茶叶适当发酵的表现。
蛤蟆背则是较长时间的焙火后,茶叶吃透了火力,局部受热膨胀,在茶叶表面鼓起的小泡点。
看到了吧,这些特征只是精良的制作工艺的体现,跟岩茶的先天品质没有任何关联。
路边随便捡几片树叶,只要制作方法得当,一样能呈现出上述三种特征。
岩茶的先天品质取决于山场、气候、茶树,这些东西是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入口的感觉来辨别。
岩茶因为复杂而吸引人,岩茶因为复杂而忽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