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科 | 厂商 | 文化 | 研究 | 批发 | 买茶 | 收藏 | 老茶 | 茶艺 | 茶山 | 名人 | 制作 | 展会 | 开店 | 茶友 | 社团 | 栽培 | 茶膏 | 茶农 | 茶库 | 交流
普洱茶产地
版纳茶区
普洱茶区
临沧茶区
茶区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洱茶山介绍 > 普洱茶产地 >

景谷秧塔:被遗忘的贡茶

时间:2015-06-15 15:07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景谷秧塔:被遗忘的贡茶 马不停蹄的赶路,我们终于在夜幕降临之前来到了位于无量山西南侧,澜沧江以东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刚刚能够看见景谷的坝子,老段就急忙要师傅找块视野开阔的空地停车,想也知道,犯职业病了,这么美丽的夜景不把他留住,我就太对不起自己了。老段一边拍照,嘴里一边嘀咕。站在城边的山坡上俯瞰整个景东夜景,
普洱茶
 
    景谷秧塔:被遗忘的贡茶
 
    马不停蹄的赶路,我们终于在夜幕降临之前来到了位于无量山西南侧,澜沧江以东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刚刚能够看见景谷的坝子,老段就急忙要师傅找块视野开阔的空地停车,想也知道,犯职业病了,“这么美丽的夜景不把他留住,我就太对不起自己了。”老段一边拍照,嘴里一边嘀咕。站在城边的山坡上俯瞰整个景东夜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点缀着街道的繁华,闪烁着的灯光,犹如银河里的星星,散落在坝子周围,耳边清脆的风声显得格外悠闲。景谷的夜,迷人、浪漫、悠然。
 
    景谷素有林海明珠、茶祖之源、佛迹圣地、芒果之乡的美誉,但到景谷之前大伙还听说在景谷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而且粽子大多都是在夜里制作完成。虽然明天一早大伙就要向茶山进发,但好奇心最终还是战胜了一切。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在夜里潜入了景谷城边的一户卖粽子的傣族人家。在门外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粽香,老段不禁感慨到:“香气满园关不住,缕缕粽香出墙来”。 走到院内只看见傣族大妈正在灶台旁熟练的包粽子,热气腾腾的锅里也煮满了香喷喷的粽子。见我们一行人到来,大妈立刻放下手上的活计,连忙给我们泡茶,让儿子抬出自酿的米酒,见此情形,大伙连忙解释:“我们只是好奇,想来看看这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的粽子,本不想打扰你。”大妈一边准备酒菜,一边比划着说:“来者是客,坐坐坐,喝酒”。一桌子的饭菜眨眼间的功夫就备好了,香气扑鼻,傣家人的热情好客,让我们盛情难却,大伙只有恭敬不如从命的开动起来。大伙拿起的第一样“菜”,就是今夜的主角“粽子”。琥珀色的糯米凝成一个小小的四角粽,晶莹剔透,口感超Q超弹。“用灰水泡过的糯米,煮上4—5个小时,才会有这样的香气和颜色,并且容易保存,我每天晚上要包400个粽子,逢年过节要包2000多个,有时候昆明的酒店还专门来订购呢”。当晚,我们吃得心里美滋滋的,就在淡淡的月光下。
 
    清早,我的心情有些激动,因为今天我们要专程赶到景谷县民乐镇去看传说中的秧塔大白茶。清代雍正年间以来,宫廷将普洱茶列为贡茶,视为朝廷进贡珍品,清政府规定,贡茶由思茅厅置办。清《普洱府志》卷十九有载,每年贡茶为四种:团茶(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贡茶中就有景谷县民乐的秧塔大白茶“白龙须贡茶”。昨夜,秧塔村下了一场大雨,土路上泥泞不堪,距离镇政府16公里的路我们居然花了40多分钟才达到。好在开的都是越野车,才得以勉强通过。
 
    到了大村村秧塔小组,我们就要步行进入茶园,茶林很密向导怕我们迷路,交代大伙不要随便乱走。踩着泥泞的小路一直走,穿过一小片核桃林,便看见笼罩着层层薄雾的大白茶园,“秧塔大白茶只产于民乐镇大村秧塔这个地区,这里海拔在1600米——1700米左右,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秧塔大白茶是稀有品种,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成片的古茶树,以前也尝试过将大白茶移栽到其他地方扩大产量,增加茶农收入,但是一离开这里茶树就变成普通品种了,这些茶树一年可以为农户带来三万以上的收入,茶叶市场好的那段时间一年收入十几万的农户也很多”,向导说着,便摘下一片叶子放到我手上,“你看这一片叶子比你手都大”我捧着长椭圆形的茶叶看了看,发现叶子特别的厚而柔软,茸毛很多,闪着白色的银光,还真比我的手长出一大截。“大白茶与其它茶叶的明显差别在于,芽叶披满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丰满,泡出来茶汤清凉,喝起来气味清香。每棵茶树都长得枝叶茂盛,新芽肥壮,在清代,这里的土官责令茶农精心采制、制成白龙须贡茶向朝廷纳贡呢。”
 
    茶园里阵阵清香伴着泥土的气息迎面扑来,红稠的泥土早已轻轻的覆盖了双脚。我在茶林里转悠,正好碰到一位在树上采茶的老奶奶,这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家,精神矍铄、满脸笑容,还没等我开口,她就一个劲比划说:“到家里坐,到家里坐,我耳朵不好,到家里坐”,话还没说完,老人就麻利的下了树,硬是要拉我到家里坐坐,最终我还是拗不过淳朴善良的老人。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住着老人一家五口,老奶奶姓王,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她说,这段时间家人都出去务农了,中午才会回来。由于昨夜的大雨让院子里有些积水,王奶奶怕弄湿我们的鞋子就请大伙到屋里坐。刚落座,她就把今年的春茶拿给我们品尝与欣赏,粗长的条索感觉特别肥壮,颜色银白的闪闪发亮,我觉得捏起来手感细腻,像是摸到了宠物顺滑的皮毛,老段则认为美得像绸缎,带着与生俱来的独特光泽。大大的口缸就是泡茶的主要工具,她提起一只斑驳的水壶往口缸里面灌水时,这个画面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黝黑而勤劳的双手泡的不仅仅是茶,更是朴实无华的生活和纯朴善良的心,我要将这个片段永远留存在记忆里。突然想起有人说喝茶暖心,没错,手中这杯热腾腾的清茶在此刻就像是无声的幸福与满足,紧紧的握在自己手中,暖着心。
 
    看着散落在山腰上的村村寨寨,我们依依不舍的挥别了这块可爱的土地,我想也只有在这样高山密林的云雾之中,才能看到如此淳朴的民族,找到如此恬静、宜人、闲适的山野。
 
(责任编辑:润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热点排行  
1 四大普洱产地
2 云南最火的十大古树茶
3 十大知名普洱山头茶你知道吗
4 易武“七村八寨”普洱茶
5 了解云南四大产茶区
6 冰岛茶的史诗
7 临沧邦东那罕古树茶特点
8 普洱第一名山:布朗山
9 坝卡古树茶特点
10 老曼峨的苦茶与甜茶
图文解说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中国普洱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