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龙窑都是宜兴陶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不管是白绿货、大缸还是瓮头、掇罐,乃至风靡全球的紫砂陶,都得经过龙窑的烧制才得以千度成陶。那么龙窑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龙窑,顾名思义,状如蛇似龙,窑呈长条形,爬伏于坡上,至下而上,最长的可达百米。龙窑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是中国江南地区原始烧制陶器的一种窑炉。
龙窑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松枝燃烧的火焰长,温度高,最高可达到1250℃。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龙窑最大的优点就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龙窑是青瓷摇篮”之说。影青、黑釉瓷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施釉的陶器经高温烧制后,光泽度好,质地坚硬,敲击时发出金属声。现中国长江以南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尚保留少数龙窑。
中国皖东南多丘陵山地,而且富含陶土,又有大量的植物燃料,故历史上盛产陶器。西汉时期,宁国陶匠就普遍使用龙窑。宁国境内有古龙窑遗址七十余座,许多生产线直接就建在古龙窑遗址上。
若光看窑内温度和釉色,龙窑生产的陶很像瓷。这主要是因为原料用的是陶土,加之气孔参数、吸水性及制作工艺等,产品属于陶的范畴。龙窑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原始工艺,传递着最初人类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龙窑生产,过去全部是手工,采料,选料,砸碎,陈腐,精揉泥料,拉片,捶片,盘条,上肩,垰把,整形数次才能成型;再经阴干,施釉,成为半成品;完全晾干通透后,装窑。如今除碎料、成泥外,其他还靠纯手工。所以,在龙窑的车间里一般都是静悄悄的,在龙窑你根本看不到其他陶瓷厂那样热火朝天的流水线作业。龙窑厂的制坯师傅更像是雕塑师,制坯车间更像是雕塑工作室。
而烧窑的工人,虽体力活更加明显,但因与火打交道,参与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神奇过程,所以工作更具有神圣性。过去,烧窑出窑时,都要举行某种祭祀仪式。如今已不见这样的场面,但烧窑工自有其特殊心理,尤其是看火师傅,责任重大,庞大的龙窑和高温火焰,对窑工构成敬畏。
长长的龙窑呈灰白色,十分结实,即便烧窑时,外部摸上去也不烫手。装窑,烧窑,出窑,一般用四天时间,即四天一个窑次。其中烧窑灭火后,窑会自然歇息一天,也就是陶器在窑内自然冷却的过程。出窑和装窑是连续的,出窑后,就着窑温,将已晾好上了釉的坯搬进窑。
装窑的节奏紧张,大件的缸在地上飞速旋转着被推进窑内,小件的一手提一个,工人们干得风风火火,井然有序。摆放器物也是有技巧的,疏密得当,大件套小件,正放反放侧放,一切既为了有效合理地利用空间,更是为了让火焰流动均匀通畅。大件的有一米六高的大缸,小件的有盆、坛、瓶及其他花件。整个装窑过程一气呵成,两个窑膛里同时装,有人负责运送坯,有人负责往里搬,还有一人在窑里摆放。龙头龙尾部分另要放几件废缸,为堵塞火焰,让内里温度更高,充分氧化。装满一窑要三个多小时。
出窑则是一个愉快过程。工人们戴着手套,一件件往外搬,大缸依然在地面上旋转得飞快。晨光映照下,刚出窑的陶闪闪发亮,检验员举着小锤一边敲掉粘连的支头,一边对某些可疑器物敲打几下,凭声音,可判断出有无破损和裂纹。裂纹不大的可通过修补,正常使用。报废的,会用粉笔画出记号,推到一边。工人们从早上五点就开始出窑了,这天的早饭老板要到城里买回肉包子供大家吃,因为稍歇息后,要接着装窑。
烧窑是个神秘的过程。一般凌晨3点就开始点火了。龙窑身体两侧对称地分布着圆形火眼,间隔约一米,所以说窑有78对火眼,也就估出全窑的长度。龙头龙尾的几对火眼一般是不用烧的。烧窑时,龙身两侧分别站着四对工人,其中三对工人负责往火眼里塞松枝,后边的一对封火眼。此时窑温差不多已达到1000℃,烧窑完毕后,窑内温度可达到1200℃。透过火眼,能清晰地看到龙窑里的器物火红火红的,整体的固态下又呈现着液态的动感,烧化了的泥土努力坚持着形状,那些缸、罐、盆等在忽悠忽悠地晃动着,松枝刚伸进窑内很快就化为火焰。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龙窑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有的均陶厂原址和活龙窑前墅古龙窑,也已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对于今天的宜兴窑场而言,这无疑保留了一份宝贵的陶都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