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只道用水重要,然煮水的壶亦是重要。
紫砂双气孔结构,在高温下壶内外空气可以交流,无论烧多久,壶内的水不断得到氧气补充,水不会变老,水质更加细致甘甜。
经典陶坊紫砂烧水壶最大限度使用紫砂原矿。泥料是黄龙山的底槽清,一把烧水壶要用2斤多泥料,一捆泥料30斤,做不出10把烧水壶。
大约在九十年代末期,其研制者就想到,紫砂壶为茶具之首,泡茶之最,若用来煮水,肯定也更好,如果能开发制作紫砂烧水壶,肯定是泡茶利器。
然而经典陶坊用了二十年时间,前后有数十人参与研发至第4代紫砂烧水壶,才达到真正更令他们满意的程度。热稳定性强,适应于高低水温交换,适用于明火、炭炉以及各类电陶炉、电热炉。
对于紫砂器制作,他们的理解顺序是“烧、土、形,工,艺”。也就是说,一把泡茶好的紫砂壶,烧成第一,以下次之。紫砂烧水壶的制作过程也是相当的不简单。
拍泥条
看字面很简单,其实非常讲究,特别是大壶的泥条。做壶师傅右手拿搭子拍打,左手拿住泥条一端有节奏地上下抖动,抖动的频率要跟右手一致且力度要适中。作用其一是防止泥条拥在一个地方,有利于往左右延伸长度;其二是为了泥条厚薄均匀;其三也可以防止泥条粘在泥凳上。而泥条最终的形状和厚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
起身筒
转盘正中间放置事先准备好的围片,将壶身泥条在转盘上以围片为底围成圆筒,把泥条两端叠起来,用鰟鮍刀斜着把多余的泥条一刀切去,再把接口处轻轻压一下用脂泥粘接起来。
打身筒
先打身筒上部再打底部,慢慢身筒被打成鼓状。需要注意的是力度、手法和速度的均衡。以左手的三个手指做辅助,右手用木拍持续、均匀地拍打,同时还要带动转盘转动。烧水壶身筒要借助石膏外模成形,手工打的身筒要和模子的尺寸和形状差不多吻合,太小或太大都不太好放入模子中,而这要靠眼力和经验了。
印模
先把半片身筒模具平躺在泥凳上,再把其打到六七分的身筒嵌入模子里。完成后,再将另一半模子,嵌入身筒。最后用一小一大两条线绳固定模具。嵌模全程都要非常小心,因为身筒就像小婴儿一样,力道或大或小都会影响泥坯成形。
这之后,更有挡坯,脱模,挡盖子,精加工。技术熟练的师傅做完一把烧水壶大概需要一天。壶坯阴干(阴坯)大概需要4天,阴坯时间长短也要看天气。
此后才能装窑。壶坯在窑里烘干要一天一夜。正式开始烧窑后,老师傅会非常精确地把握温度和时间,不断地从窑孔里看窑内的情况,判断烧窑情况。开窑前,又要等待一天一夜,让窑温慢慢降下来。
经典紫砂烧水壶一般会烧窑两次。窑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和还原效果都不相同,所以它的摆放位置还会被再次调整。
烧好的紫砂烧水壶再经过多人质检,质检合格的烧水壶才会被装上订做的藤把,真正地完整制作。
尽管作为烧水壶,它不会吹口哨,也不会语音提醒,但它守护的水不会变老,又细致甘甜。适应得了现代的炉子,也能配合平添诗意炭炉慢煮。
如此的用心斐然,又十分的实用,或许一试就是中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