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桩蜂窝壶”是由王小龙老师创制的。以下为王小龙老师对于蜂巢的解说:
我与蜜蜂的初识之缘可追溯到童年时期。农村的孩子乡村田野是操场,爬树干、玩草虫是习以为常的事。当时,只知道蜜蜂会产蜜糖,身上有螫针会刺人,给我留下好奇而又畏惧的记忆。
考入紫砂工艺厂学徒满师后,又协助父亲王寅春带艺徒班。有一次父亲要求我在精准、节料的前提下,为学徒们配一批六方形的制壶样板,当我计算划线后,一个很大的蜂巢平面图映入我的眼帘,对蜜蜂智慧的敬佩油然而生。
在紫砂厂研究所工作期间,我开始收集资料,往来于养蜂人中间,仔细观察静态和动态中的蜜蜂,初步捏制了几种造型的蜂巢壶。我把倒置的蜂巢架置连接在形状各异的树杈间,自然伸展的树枝分别为壶体的底脚、嘴、把。数月后,半成品摆满了一桌子,总觉得在一些部位,特别是口盖的处理上不够满意。一个大风天,我走在窑务车间的路上,想着前辈留下了许多精妙传世之作,现代艺人匠心独具的新颖之作比比皆是,以蜂巢为题材的创作未有先例,一定要做得不落俗套,又要美观实用。追求完美的自我准则,让我饱尝了创作的艰辛……突然,一个大碗状的深褐色物体从空中落下,掉在我的前方,我定睛一看,是一个陈年蜂巢随风落下,我即刻捧起端详,顿时时间和空间都凝固下,只有灵感的涌现,我奔向工作室,对作品进行了画龙点睛的修改,从不信天命的我也从心里感慨—“苍天不负有心人”啊!
是收获的季节了,新品展出后,得到行内专家的一致肯定,最受大家称道的是壶盖,六个面都严丝合缝同时又保证了盖部的60多个巢房和壶体的巢房完整组合。几位外籍艺人纷纷录像,并问我说:“这就是你们讲的‘天衣无缝’吗?”
艺无止境,我心中又确立了新的目标—创作一系列型体气势较大的《树桩蜂窝壶》。从构思设计到成品出名,先后历经一年时间。这其间。我亲自上山挑选矿源,自己配制,经过无数处的试验,了解壶体不同部位的收缩牵拉度,又从实用角度考虑,在壶内增设了半球形内胆,这样的构造容易倒茶渣和清洗,既控制了容量的大小,又可起到保温效果,并且使其不烫手,但是增大了制作难度。成品率之低难以想象。在这期间,我的家人都丧失了信心,我不肯回头的性格,又一次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屡次的失败都是我经验的积累,也证实了失败乃成功之母。
作品问世后,同行艺人,收藏界鉴赏家一致认为是高难度的作品,一位深知内情的前辈说:“只有你这样特殊的人,才会去创作这种作品。”他称之为“蜂之奇缘”,并赠与墨宝。不论平地与山尖,越是艰险越向前:名利淡泊心艺传,为壶辛苦为壶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