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欧阳修、梅尧臣等都写过歌咏“紫 瓯”的诗词,或认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1976年 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 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 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 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 “六瓣圆囊壶”。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 .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
考古发掘所见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紫砂实物,现在首推南京市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这是一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 的明司礼大监吴经墓,同出的有嘉靖十二年砖刻墓志。这件壶的质地、制法,可与羊角山出土标木相比照,它的胎体近似缸胎而质地较细,壶面黏附着“缸坛釉泪 “,证明当时烧制紫砂还没有另装匣钵,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成的。吴经墓出土的这件壶,对于鉴定供春生活时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时鹏、董翰、赵梁、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制作提梁式壶。 他们的作品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很注意鉴别考证。
时鹏之子时大彬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他生活在万历年间,所用陶土杂有炮砂,制壶不务妍媚,朴雅坚致。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 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茶论里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伦旋啜,以尽色声香 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与时大彬同时代或稍晚的李茂林、李仲芳、惠盂臣都迎合时代的风尚制作小壶。
时大彬之后最著名的制壶大家是清代 康、雍时期的陈远。陈远号鸣远,又号壶隐。吴骞说他,“一技之能,间世特出”,甚至供春、时大彬也“无以远过”他。他与杨中讷、曹廉让、马思赞等文人学士 相交,制作的茶具雅玩不下几十种,款式书法有晋唐风格。他所制瓜果式器具,如束柴三友壶,伏蝉叶形碟,梅干笔搁、仿竹段臂搁以及清供果子六款(荸荠、茨 菇、菱角、板栗、核桃、花生)等,精巧逼真,楚楚有致,当时推为绝作。在他之前有陈子畦(崇祯时人)善制石榴、螃蟹等像生物品,或传是陈远的父亲,但年岁 不甚相当。李景康、张虹的著录中,陈远虽只有十件作品,但他实开有清一代紫砂工艺的新局面,只是象晨星临空,闪烁比较孤单。
清代乾、嘉时期的陈鸿寿(1768一1822年),号曼生,浙江钱塘人。他同黄易、奚冈、赵之琛等并称“西泠八家”,文学、书画、篆刻都精好。他在宜兴任 过三年县宰,喜爱紫砂,曾手绘十八壶式,请杨彭年及其弟宝年、其妹凤年等按式制作。所制壶底多钤“阿曼陀室”铭款,把下有“彭年”印章。他们合作署名的茗 壶以“曼生壶”见称于世。“曼生壶”着重于壶身取平面,面上镌刻书画铭款。作壶铭的,除陈曼生本人外,多是他幕中友人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等。 文人、士大夫、收藏家参与紫砂器的设计和制作从明末开始,项元汴、赵宦光、董其昌、陈继儒、宋荦等人都热心于此。而将紫砂茗壶与诗书画印艺术相结合的风 气,是经陈曼生之手开拓广大的,这种风气在当时及以后一直格外引人注目。陈曼生对宜兴陶业的振兴,有非常大的贡献。
据说,“曼生壶”不下几千件。罗桂祥藏品有刻“茗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频迦识”铭文的,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阳羡砂壶图考》中著录的一件,壶腹镌“曼 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犀泉清玩”十八字,现似归上海博物馆藏。实际上,果有这么多的制品,绝难出于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等少数人之手。近年尚发 现一些“曼生壶”上,有其他工匠的名款。
紫砂高手中,还应当提到清代道光、咸丰间的邵大亨。关于大亨其人,文献记载甚少,然从其传世作品巧妙的构思、精美的工艺、饱满流畅的线条看,确非一般 陶工可比。他的作品,对后世有相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