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烧渐成的唐代青瓷介绍如下:
黄堡窑场位于唐长安京畿地区,交通和产品集散便利。民国《同官县志>矿物志》记载:“制瓷陶土为石灰二叠纪之一种鸽青色及红黄色页岩,由岩内掘出风化后始用之。外涂之釉药为奥陶纪石灰岩中夹之页岩煤系中另一种页岩,产于富平之明月山。耐火土及药碱则产窑场之附近。以上原料除白色釉药取自富平外,其余则分布于黄堡镇、立地坡、上店村、陈炉镇及县城附近。”县志所记盛产原料之处,除县城外,后均发展成耀州窑的窑场。
唐代黄堡窑场始烧黑、白、茶叶末釉瓷和唐三彩及琉璃建材。因当地瓷土、化妆土和白色透明釉均富含氧化铁,烧出白瓷呈乳白和淡黄色,质量差于北方诸窑白瓷。而黑釉、茶叶末釉又多为大众产品。为了烧制优质产品,黄堡窑场匠师逐步了解和认识了窑区内原料的特性,明白了当地原料适合烧造青瓷,通过学习唐代最上乘的越窑青瓷先进工艺,创造了使用北方馒头窑在还原焰中烧造优质青瓷的工艺,从而逆隋唐瓷业“南青北白”的格局,在北方独树一帜。
唐代耀州窑烧造青瓷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盛唐晚期始烧少量褐黄釉青瓷其胎呈浅黄色,较粗糙;釉也不精细,且施釉不均匀,烧成后多有垂釉现象,釉的熔融度差。器物种类和造型也很少,只见有圆唇圆腹假圈足碗,以器壁厚重不挖足为特点,呈现出初创期的原始性和不成熟。中晚唐时黄堡窑场的青瓷得到快速长进,胎骨日渐细密,器壁明显变薄,器胎中含铁质较多,经强还原气氛烧造,胎色呈灰色和黑灰色。中唐时期胎内还可看到小铁斑,到晚唐时经过除铁工艺,胎质已较纯净。瓷釉的改进更加明显,釉质精细,施釉均匀,青釉晶莹,釉色呈青中微灰,玻璃质感强,透明度好,胎釉结合紧密。器物种类也明显增多,除常见的碗、盘外,还有杯、盏、盏托、注子、注碗、瓶、盒、钵、罐、盂、枕、灯等。同类器物的造型也变化多样,以碗盘为例,其口沿除有敞口、撇口、敛口外,还有葵口、菱口、海棠口等模仿金银器式样的各式花口。青瓷装饰也突破了单一的素面,学习越窑的划花工艺,同时自创青釉下绘白彩和青釉戳花等装饰手法。从窑址出土的晚唐青瓷观察,其创烧时间虽晚,但发展迅速,所烧青瓷尚逊色于唐代青瓷之冠的越窑,但已胜过早已驰名国内的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等传统青瓷名窑。此时期青瓷特征如碗和盘均为矮宽圈足(俗称“玉璧底”),内心留有用三角支垫垫烧后形成的三点支烧痕迹。而圈足随着时间的变化的特征是:愈早足愈宽,愈晚足愈窄。从中唐到唐末,为“玉璧底”变为“玉环底”的一个发展过程。瓶、盂、壶、小罐、钵等器型以瓜棱腹最为多见,其底足也多由中唐时期的假圈足变为宽矮圈足。唐代青瓷的纹样较少,有牡丹、朵花和卷草纹。
现代仿烧的唐代圆器和琢器多在修足和挖足上仿制不到位,容易让人看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