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质普洱茶主产区西双版纳,开春以来,局部山头传出的原料收买价相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0%-100%,主打高端市场的品牌厂商对原料抢夺愈演愈烈。透过源头一派“炽热”的表象,终端行情走势将直接关系到这场财富盛宴还能持续多久。
除了少局部抢手山头氛围略显慌张外,多数茶山并没有想象中的人头攒动、土豪扎堆。相反,即便一些在寨子中设有初制所的厂商仍在张望,有性急的茶农以至开端主动出击寻觅买家。以高端普洱茶的代表老班章为例,当地茶农给笔者发来的最新价钱是5500元/公斤,而非此前一些茶商所说的8000元/公斤。这位茶农还说,他家里曾经做好了30多公斤毛茶,“有人要的话能够随时来拿。”
是谁在操控山头茶的原料价钱?又是谁制造了山头茶的“抢手”假象?检视去年底以来从各个渠道流出的山头茶报价信息,能够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简直每个版本的报价都高于茶农口中的实践价钱。由于行业缺乏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这些来源不明的山头茶价钱信息在网络、微信平台满天飞,关于真正用心做茶的厂商、高端玩家无异于一场噩梦。价钱虚火吓退了上山收料的散客,财力有限的厂商张望心态加剧,“有价无市”的茶农也开端焦急了。
“山头茶原料被热炒,终端市场本应该更火爆才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位在勐海办茶厂多年的老茶人说。回头看看珠三角各大茶叶市场、专卖店,终端批发的惨淡场面并无太大改观。而“东莞仓”逐年增加的宏大存量,早已成为悬在每位业者头顶上方的利刃,落下的那一刻必将是哀鸿遍野。
要区分山头原料虚火的始作俑者其实不难,只需看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明白了。在这场财富盛宴中,原料的“火爆”成就了部分市场的“火爆”,也愈加大了资本炒作的风险。分离2007年以来一些大厂货的增值空间和小众品牌的流通性,茶市的将来走向不难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