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是特殊的商品,不仅仅是靠交易获得的,属于精神世界里的财富。那么,如何界定文物、古玩、古董等艺术品,他们都有哪些特殊性。如何评估、鉴定、鉴别这些文物艺术品?是相信目鉴还是崇尚科技检测?就行业习语而言,人文收藏在各个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叫法。从历史上的沿袭来看,大致有古玩、古董、古物、文物等不同的习惯用语并用至今。严格地说,这些习语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因为其内涵与外延都不尽相同。邓丁三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与您共同分享文物艺术品鉴定的奥妙。
还有一个也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是为了自身的繁衍也需要。瓷器就是这么发生的,而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定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是设官窑往往是缺一般等价物的资源了。官窑发展得迅猛是说明钱不够花了。钱一旦够花了就不烧官窑了,或者官窑减产了。最典型的是明朝,明朝洪武之初设官窑,烧瓷器,祭祀节用瓷,这是朱元璋批的,后来开洪武官窑,现在考古界包括景德镇都认为洪武官窑的水平比元朝有明显的下降,我认为他有一个概念性的错误。就是在明朝的初年,景德镇大概从至正十四年以后就不归元政府管了,被陈友谅的农民军占领了,那个时候陈友谅用的瓷器都是景德镇烧的,后来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了,有人说就因为朱元璋的洞庭湖之战把陈友谅部下30万众全都烧了,其中有大量的窑工、陶工,把有经验的匠人都杀了,所以瓷业水平大幅度下降,但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我们都知道过去的人对政府是要尽责任的,是徭役,除了给政府交税以外你还得为政府去做事,每年抽出多少天时间你得为政府做事去,服徭役,服兵役也是这个意思,打仗不会找工匠。工匠在那个时代约等于奴隶,工匠是最晚脱离奴隶制的一层人,工匠是不服徭役的,工匠的艺作本身就是劳役。古代除了做买卖要交税以外,还要给官府烧瓷,这个没有别的意思,就跟农民出徭役一样,你得为政府做事,这个是必须的。所以有官搭民烧,那是上面下令叫烧的。还有一种叫供瓷,就是进贡,把烧的最好的东西逐级上供,这是他们本质性的东西,所以这些人是不用被抢拉去打仗的,一共就这么几个烧窑师傅,多三五个人,这仗一定不可能打赢,他根本不会打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陈友谅不会把烧窑的师傅都赶到战场上,他还得为他烧瓷器,所以这个说法我说是有偏见的或者说有偏颇的。
所以应该正确地认为是洪武初期没有令设洪武官窑的时候,他一直沿袭了景德镇的传统窑厂。湖田窑,元朝就这么烧,到了明初还是这么烧,烧来烧去,烧到有一天皇上终于决定出钱在这儿另建一个窑为止,但是另建一个窑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不如原来的窑烧得好,这个可以理解的。在瓷器,明朝发展到宣德,宣德以后瓷窑停了,官窑不烧瓷了,这个瓷器界叫空白期,这但空白了,一直到成化以后才又开官窑,中间空了这么一大段,就是因为铜器多了,他都有闲铜去烧景泰蓝了,去烧宣德炉了,就没必要用瓷来代替了,因为高档的酒宴用具、礼节用具是金器、是玉器,他的铜主要是铸币,发行钱用,如果发行货币够用了,他开始用它来铸礼器。
铜这个东西跟瓷不一样,它那种沉重、庄重的感觉是瓷永远也做不到的。瓷器你怎么看着都是轻,感觉它要碎。而铜不是,铜永远给人一种沉重而稳定的感觉,所以礼器到最后还得用铜烧,铜的来源没问题了,官窑就停了。到成化以后恢复官窑又出来一个问题,一个是开始喝散茶,散茶大夏天拿开水一冲,就是拿瓷杯合适,成化特别宠幸一个万贵妃,估计万贵妃特爱喝茶,所以成化再开官窑烧的所谓成窑无大器都是小东西,现在成化窑确真无疑的传世品大都是茶具,都是喝茶用的茶具。以后逐渐逐渐地开始官窑烧造规模越来越大是因为铜又不够了,因为明朝晚期大量的银元流入中国,造成中国货币制度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十六世纪、十五世纪的时候,西班牙人跑到美洲挖出一个银矿来,墨西哥挖出一个来,在秘鲁挖出来一个,西班牙人就开始在那儿铸银洋,所谓加洛拉本洋,就是那个时候大量地流入中国,然后银洋开始大量地流入中国。流入中国以后它实际上反映铜银比出问题,中国铜银比是一贯钱合一两银子,这个比值就是这么换算的,大额结算用银,一般日用用铜钱就行了,因为斗米四五文而已,买一斗米四五文,日用用铜钱就足够了,一直到这个时候出问题了,大量的铜被倒卖到欧洲换银子去了,因为欧洲的银价低了,西班牙从美洲运来大量的白银,银价变了,所以中国所有的走私船,沉船里面你都能发现大量的铜钱和铜锭,走私到欧洲换银子,换完银子有巨利可图,银价比不一样。所以到明中晚期的时候形成一个什么特点?就是两个本位制并行了,铜和银在市场上大量的就使用了,因为大概七钱左右的一个银元已经流行于社会了,不可更改了。于是官家又开始大量地烧瓷,这个传统后来被清人继承了,所以瓷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外贸造成的,它就是成为一种主流的外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