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收藏有哪些部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按材料分有瓷器、玉石、竹、木、牙、角、金属。这是建窑的展览,通常我们看到的标准展览不小,它在里边用刷子打出各种形状,茶百戏,在当时保留了早期喝末茶的传统。今天基本上很少把它归到茶具专场拍卖,如果归类到瓷器部分,它的价格就上去了。
漆器,在当时是拿这个东西当茶盆放干果;漆盒,当时有很多拿这东西放茶叶末的记录,日本人最常用的一个茶道具就是茶盆;壶丞,这里边又能放水,又能保温,体量不小;花神杯值得一说,是因为围绕着花神杯有一个最大的争论就是它到底是茶具还是酒具?基本上讲茶酒兼用,但是如果非要归类,酒具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当时更多喝茶的记录,包括图画上或者清宫记录这样的比较多,现在我们不再用它来喝茶,所以它成为典型。今天我们喝茶如果用这样的杯子是不实用的,都是以收藏性为主。中国古代大家是用“茶则”来衡量茶壶里该投多少茶,衡量放茶叶多少的个法则、来规定它的重量,文人墨士会刻一些字画来把玩。在现代,茶则和茶量的作用往往变了作用。在不同的时代,我们所用的杯子、碗也不一样,文化也不相同,清代的官府机构才会用这种东西,如果让文人用这种东西他心理上是不舒服的,他可能更喜欢用素胎的东西。
高足的盖碗来茶席使用的往往不用盖子,是把盖子取掉以后当盖置。
专门把这个茶盘拿过来是希望大家有机会比较一下。这是属于受潮汕地区影响之后的文人茶,是一套石质的茶具,拿石头做出来的两种可能,一种是做茶鲤鱼时来使用,另外一种是陪葬、祭祀来使用,这是一个紫砂壶,这个紫砂壶比这个矮,大小就这么大。茶叶罐,这是它的各种功能,这种就是竹子的和金属的结合,锡器和竹子的结合。
这个叫“溅水”,溅水是放废水,如果干泡不用一个茶台,水放在塑料管里往下滑就很容易散,放到这样的壶丞里头,有废水就倒在里边,这叫溅水。
茶则。陆羽的《茶经》最古老的茶则一定都是用贝壳,最早的也是最标准的,但是现在大贝壳用的少,大家更喜欢用金属、贵重金属、竹子等等。
茶托。这种茶托在日本使用得很多,在中国使用的没有那么多,因为中国不像日本的榻榻米一样,撒一滴茶水就很脏,中国有桌子的茶托用的并不多,这种银的茶托我们做过实验,一个茶席上每个客人坐在桌上喝茶之前就开始掰,银又很软一掰就弯了,再想掰复原就不容易了,这是茶席的基本礼仪。
茶具有各种不同的材料。按文化的角度有一些和茶叶相关的进出口公司,它不光卖茶,还卖白菜干,海报也有人收集。把茶叶做成末、磨成粉,然后再打,古代的宋徽宗对抹茶,即把茶叶打成末再来喝,有无比的迷恋,今天我们可能会觉得很离奇。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喝到好的抹茶,好的抹茶气泡在嘴里爆炸的那一瞬间带来的感官享受,是国粹生活化。舌头的感受和身体的触觉,两者结合在一起是种很难得的感受。
陆羽的《茶经》中煮水器是铁器,但是中国的铁矿石可能相对不太合格,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保留下来的铁壶基本都没法用,就是因为古代铁壶的铁矿石不合格。现代日本新生产的有些铁壶加了添加剂,在古代的日本也曾经有一些合格的铁制壶。这种银制的,上面有个藤,壶也是煮水的,通常比较好的用途是在大壶旁边放一个小壶在桌上使用。但是在古代铁壶并不上台面,只有极少数的日本藩主手头放一个很小的壶自己使用,大量的都是在家里的佣人或是茶童、助手来泡茶,也就是贾宝玉的茶和晴雯的茶的区别。真正像贾宝玉的茶或宫廷茶他不是整天喝,他偶尔喝一次,老百姓的茶才能整天喝,晴雯临死时不是想到喝贾宝玉的茶,而是自己家里的那个大粗茶,你想想看如果晴雯病得不行要死了,贾宝玉说你等等我回到府里给你取来煮一小壶给你取来橄榄炭,给你取来什么,我再给你泡一小杯,估计不用到晚上当时就气死了。所以真正让人最感同身受是大众式的,但是伦文化性,贾宝玉的茶的往往不是自己泡,而是有人在底下给他泡好了再送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