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是谁对“半手工紫砂壶”进行了这样的定性:“依靠模具辅助成型”。对于我们做壶的,这句话没毛病;但对于壶友,这样的定性很容易引起误判。我们在做半手工壶的时候,一般把拍打好的紫砂泥片放入模型中,由内向外挤压成型,之后拆掉模具再做修正。简单说,模具起的作用是“准型”,而不是“成型”。这部分内容,我前期讲了很多了,这里就不重复了,今天和大家谈谈起源这个问题。那“半手工壶”是谁发明的呢?无良商家?外地抢饭碗的?都不是。
古代中国人民的思想是活跃的,他们也在想各种“偷懒”的方法,幻想着利用“工具”来生产工具。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但因为缺乏化学物理知识,各种方法都失败了。直到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紫砂前辈们依然只能选择纯手工制壶。
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高庄带来利用石膏制作磨具的方法,并将其传授给徐汉棠。当时的“小年轻”徐汉棠,在师傅顾景舟的“压迫”下,苦苦坐在冷板凳上,完成厂里要求的小水平壶单子。想偷懒的徐汉棠,抓住了高庄的技术,开始尝试使用石膏模具,结果产量显著提高,每天从做7把壶一下增加到了12把。
但他的师父顾景舟不满意了,毕竟这和他认为的做壶有太大的不同!顾景舟首先向他父亲告状,接着又找当时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汇报这“有辱师门”的小年轻。但是,万万没想到,书记不仅没有怪罪徐汉棠,反而觉得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技术革新”,并调徐汉棠去专门制作紫砂壶的母模。由此,半手工制壶的大门被正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