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仓,又称茶罐,日本茶道里也叫茶入。茶席上的茶仓,要求耐看、体积小、每个茶仓能盛装一两泡茶的数量,并要求在短时间内喝完,或满足茶席当下之用即可。
明代张源《茶录》里讲:“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这里的茶道不是指形而上的茶道,是指做茶、泡茶、藏茶的道理与方法,藏茶,不仅需要保存干燥,降低茶叶的含水率,更需要避光保存,茶席上的茶仓是个临时盛装茶叶的器皿,对封闭性能的要求不是太高。因此,在许多茶会上,我们经常自己动手用宣纸制作临时的茶袋盛茶,来代替茶仓。纸袋好处是便于按照泡茶的次序书写差的年份,名称泡法,及其编号等等。
我多次在茶席上用过的茶仓,是一件清代的温酒器,容器的口径宽阔元整,便于盛装条索较大的茶叶,且装取茶叶相对方便。画面是清代浅绛大家汪章的仕女图,轩窗下,书案前,有一唯美的侍女,浓妆淡抹,低眉信手,若有所思。或是相思,是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该温酒器内,还有一只配套的粉彩老酒杯,画面是一个可以的童子,沽酒归来,恰好成为我茶席上的品杯。
我也喜欢用日本备前烧的茶入,象牙盖子,低调素净。备前柴烧的迷人之处,在于不彩绘,不上釉,茶入表面的窑变,完全靠火焰和落灰自然形成,富有古风雅趣。茶入最早来自中国,盛行于日本。在日本,茶入分为唐物与和物。五百年前的日本战国时期,主要使用从中国进口的少量唐物茶入,因此十分珍贵。拥有一定级别的名唐物茶入,成为日本武将身份和权势的象征。即使到了江户幕府,茶入仍是地方大名与将军家关系疏近的证明物,只有德川一族或者普代重臣,才会拥有将军下赐的名贵茶入
茶仓,是当代茶事中的必备之物,锡制茶仓有保鲜效果,银质茶仓能够抑菌。如果选用木质和纸质的茶仓,要注意杂味对茶的影响。
茶仓在茶席的上的位置,比较自由,只要方便取茶,不形象泡茶,精美的茶仓,成为茶席构图中的一枚方便的棋子,若是运用得当,会很好地起到平衡茶席布局、增强画面感的作用。如果茶仓的体量稍大,其器型的选择,要避让花开器和滓方的形状,避免三者在形制上的雷同,从视觉上更差异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