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许多地方出名茶,如杭州龙井、武夷岩茶、云南普洱、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等,但这些地方不出陶器更不出茶壶,另外还有不少地方产陶器例如山东淄博、河北唐山、湖南的醴陵、广东的佛山等,然而又不产茶叶。宜兴却不然,它既产陶又出茶,更生产被誉为茶壶之首的紫砂器,因此把宜兴的茶事之谜来识透一下,对认识紫砂显得十分必要。
茶的故乡在中国,中国的原产地又据说在四川鄂西。茶圣唐代的陆羽《茶经》中记载道:“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是茶的原名。至西汉,茶由原来的药用转为日常生活饮品。西汉宣帝年间有个名叫王褒的,进京赶考,寄住亡友家中,亡友之妻杨惠与王私通,引起家童反感,杨惠一怒之下,将家童卖给王褒并写下契约名为《僮约》,内中写道“烹鱼烧鳖,烹茶劲具,武阳买茶……”到了东汉华佗《食经》记:“苦茶久食,益意思。”三国魏代还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至唐代出现了陆羽,标志着唐代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高峰。陆羽长期来居住于江苏宜兴、浙江湖州一带,植茶、研究茶、著书立说,当时的阳羡茶、晋陵紫笋、顾渚紫笋、罗岕茶被陆羽誉为名茶。《茶经》一书中有关于宜兴茶的记载。诗人卢仝曾写过一首诗名曰《谢孟谏议寄新茶》“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阳羡就是宜兴的古称,每年新茶开采之际都要用快马飞奔长安赶在清明节让皇帝喝上阳羡新茶。所以有“陆羽名荒旧茶舍,却叫阳羡置邮忙”之句。
到了宋代,因气候关系,阳羡贡茶地位被福建的福州所取代,但所产“雪芽”等名茶仍为文人雅士所爱。大文豪苏东坡有诗为证:“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
明代朱元璋下令废龙团制法,也禁贡茶,但明人饮茶之好毫无减退,明四大家之一的文征明有一首诗名《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寄茶》中明明白白写道:“白绢旋开阳羡月”,实质上就是指的阳羡团茶。
清代至今宜兴的茶叶在全国仍有一席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后,宜兴地区丘陵山岗广泛引起新的品种,其年产量位居江苏省之首。
宜兴盛产茶叶,又有各种紫砂茗壶,应该说茶对壶的推动,壶对茶的影响都是相辅相成的,不信你跑遍全国所有的茶叶店,几乎都有宜兴紫砂壶。而一些经营宜兴紫砂的壶店也可能同时又经营包括宜兴茗茶在内的各式各样的茶叶。开开门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喝茶必论壶,论壶必喝茶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