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安溪不再“唯茶是农”
普洱茶
 
   “我家有退改5亩低产茶园,种上良种花生,亩增收8500元,收入比过去高出好多。”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留山村村民潘良才告诉记者。
 
   独木不成林。留山村花生种植业的发展只是安溪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安溪是茶叶大县,但“唯茶是农”,农业结构隐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窘境,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干部和百姓。
 
   “莫道地不生金。只要结构调优,照样流金淌银。”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说,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调优农业结构,闯出了一条工业与农业、田间与车间、企业与市场、产业与项目有效对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农民开启了一片增收致富的新天地。
 
   安溪县龙门镇的桂林和观山等村都处于丘陵地带,海拔也较高,气候非常适宜种植茭白,村民种植茭白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于是,龙门镇积极鼓励和扶持当地农民发展茭白种植,并大获成功。
 
   “全村现在种植茭白1500多亩,村民们都脱贫致富了,往后发展前景还大得很。”茭农林布袋说,“商家都跑到基地来订购,由于供不应求,有一次我们还忍痛推掉了1万斤的订单。”
 
   如今,“桂白”牌茭白成为泉州市名优蔬菜,进入大超市、大农贸市场,前几年还成为全国农运会指定专用绿色食品。
 
   龙门镇党委书记李树明表示,目前全镇种植茭白6000多亩,年可增收近1亿元,“瞄准市场找路子、挖掘特色树牌子、连接市场赚票子”,茭农们牵住了增收的“牛鼻子”。
 
   在湖头镇,过去农民大量种植铁观音,但由于海拔低,茶叶不仅产量低,品质也缺乏竞争力。湖头镇因势利导,引导农民退出低产茶园,发展米粉加工。
 
   “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米粉不愁销路。”湖头镇福寿村的陈实碧信心满满。
 
   湖头镇宏福米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樟加对记者说,目前全镇共有米粉加工户2000多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量近3万吨,行业产值3亿多元。
 
   “湖头米粉制作受传统条件制约,整个产业星星多、月亮少,品牌知名度不高。”湖头镇镇长李瑞谦认为,要想做大、做好米粉产业,就必须走品牌经营之路。
 
   随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的实施,湖头米粉依托精细的分工,流水线式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产量大幅提升,突破了“缺量”瓶颈,打造出一批龙头企业。同时,对传统的米粉包装进行设计改良,让湖头米粉不仅成为美味佳肴,还成为馈赠佳品。
 
   位于安溪县长坑乡的山格村是安溪县著名的“淮山村”。在陈连德的淮山地里,老陈讲起他的“淮山经”:以前村民基本种茶,2008年开始,政府对现代农业的号召和扶持把他的致富梦给唤醒了。两年前,他种了3亩淮山,每亩纯收入3万元,全村淮山产业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
 
   “淮山是一种很好的食材,通过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以其为主要原材料,委托专业的食品生产厂家制作成米粉、面线等食品,这是深受消费者认可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模式。”安溪县长坑乡党委书记陈鲜明表示,他们新推出的淮山系列加工产品,很受消费者青睐。
 
   高向荣表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等新挑战,安溪县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科技短板,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了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作者:未知
日期:2023-09-2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