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类型划分的依据介绍如下:
关于茶树在植物分类上的地位,国际国内论著甚多,此不赘述。对茶树栽培品种的分类:近年来国内主要有庄晚芳、刘祖生等的“型类种”三级分类,陈兴琰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相结合的“六类十三项四十目”分类,陈炳环的形态特征与经济特性相结合的分类方式等。这里涉及的茶树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的划分,既隶属于“植物分类学”又隶属于“作物起源与进化”的范畴。因为前者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植物类群及其亲缘关系,研究各分类群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后者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对于野生植物栽培驯化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最终产物。事实上研究茶树由野生到栽培驯化的过程,也就是茶树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进化发展的系统发育历程,其研究方法或分类方法都不外乎形态学、解剖学、地理学、细胞学与遗传学、生物化学等,此亦即我们对上述类型的划分依据。
1 形态学依据
根据刘宝祥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树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页~6页。),茶树的原始型应具下列特征:乔木型,单柱分枝,叶形大而平滑,叶尖延长,栅栏组织一层,花序单生。这里的“原始型”应具下述含义:同栽培型茶树相比,野生型更为原始,在栽培型茶树中,原始的栽培型较进化的栽培型原始,因此野生型茶树和原始的栽培型茶树应具上述分类学特征。
由于植物的生殖器官比其营养器官枝叶更具遗传稳定性,最能反映种的特色。(张宏达张宏达,《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在茶组中按花器官的分化程度,尤以子房的室数和有无茸毛及花柱的裂数为主要依据,把全组分为4个系:五室茶系,子房4室~5室,花柱4裂~5裂,子房无毛;五柱茶系,子房4室~5室,花柱4裂~5裂,子房有毛:秃房茶系,子房3室,花柱3裂,子房无毛;茶系,子房3室,花柱3裂,子房有毛。按照上述分类方式,所有的栽培茶树均隶属于茶系中种(Camellia Sinensis(L)O Kumtze)。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植物分类的方法主要还是形态地理学的(地理学分类方法在以往关于茶树起源与原产地的论战中已有大量论述),因为这是一种传统的、基本的、长期以来起决定作用的分类方法,近代出现的各种新方法并未系统成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能对形态地理学分类结果起补充印证或矫正作用,尚不能取而代之。也正由于此,邦崴大茶树考证会专家组“综合树型,叶片和花果形态,初步认为,邦崴大茶树既具有野生型大茶树的花果种子形态特征,又具有栽培茶树芽叶枝梢的特点,是野生型与栽培型间的过渡类型”。
2 解剖学的依据
解剖学的分类可看作广义的形态学分类。(严学成严学成,《茶树形态结构与品质鉴定》,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01页~112页。)
对大量材料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镜分析后指出,野生茶角质层外表面有丰富的蜡质构成各种不规则图案,表皮细胞波纹较大。野生茶绝大多数是乔木大叶型,它们的硬化细胞都是树枝状,形大,主体长,多分枝,壁厚16um~24um。栽培茶上表皮角质层是较规则的细胞形皱脊,表面较光滑,上表皮细胞大多是圆形或微波形。
栽培品种中的大叶类型硬化细胞大多为星状形,骨头状和纺锤状硬化细胞大多在中小叶类型的品种中。
3 生物化学的依据
茶树生物化学分类主要集中在分析儿茶素及氨基酸含量及组成上。(陈兴琰等陈兴琰等,《茶树育种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34~53页。)
对野生及栽培茶树的生化分析表明:野生大茶树与栽培种比较,其复杂的酯型儿茶素(L-EGCG)含量较低,虽然儿茶素总量也低,但它们均占儿茶素总量的一半以上,而简单儿茶素(L-EC+DI-C)的比例,则野生种显著大于栽培种。从氨基酸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类型茶树的氨基酸组成是十分相似的,而氨基酸的含量则有较大区别:巴达大茶树的亮氨酸、苯丙氨酸,比栽培种多出3倍,茶氨酸的含量则稍低,但总的含量最高。从其它的分析资料看,儿茶素的含量及组成在野生型和栽培型各自的原始、进化型间,都还有一些规律可循,但这方面的研究尚待系统和深入。
将同工酶作为植物化学分类的分析物,近年来研究十分活跃,不少作物都获得了颇有意义的结果。酯酶同工酶由于受外部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具有稳定遗传性而备受人们青睐。鲁成银等鲁成银等,《茶种系间的亲缘关系及进化的酯同工酶分析》,《茶叶科学》1992年第1期,第15~20页。
对103份茶树材料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不同类型茶树的酯酶同工酶(EST)酶谱差异明显,栽培型茶树酶谱较丰富,半野生型次之,野生型最少,野生型茶树所具有的酶带多为茶树的基本酶带,即是说越原始的酶谱越简单,越进化的酶谱越复杂。大量材料统计分析的结果同形态学分类是相符合的,但其中亦存在相反情况,说明茶树同其它作物一样存在“分子进化与形态进化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对于茶树,我们尚须指出,也许相当数量的人们称之为野生或半野生的茶树,实际上往往仅是习惯的称呼而已,它们并未经过严格鉴定,并未真正具备分类学家根据形态学分类方法所提出的分类学特征,这也是导致本已纷繁复杂的生物进化历程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之一。
4 细胞学与遗传学依据
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曾一度令分类学家们振奋,因为毕竟核内染色体是性状发育的内因——基因的载体,而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及其结构同物种特性密切相连。早期茶树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求染色体的数目及倍性,近年通过茶树材料的核型分析,探讨茶树的起源进化取得了一些结果,但若欲以此来划分类型,看来还有一段距离。国内目前核型分析认同的标准是Levan(1964)和Stebbins(1971年)的系统李懋学等,《关于植物型分析的标准问题》,《武汉植物学研究》,1985年第4期,第297页~323页。
根据核型中染色体的长度比和臂比两项主要特征,将核型的对称性分为由1A~4C计12种类型,对称性越大,在演化上越原始,越靠右下则越不对称,在演化上越进化,即植物体的演化反映在其横型上是由对称性核型向不对称性核型发展。李斌等分析了18个茶树栽培品种,其中17个均为2A型,仅海南大叶种为2B型。李懋学等分析了12个茶树材料,其中四川野生大叶茶为2A型,广东野生毛叶茶为2B型,而海南大叶茶则为2A型。在公认的进化上较原始的大叶茶中亦有2B型(大多为2A型),而较为进化的小叶茶中又有2A型(大多为2B型)。由此看来,企望用核型分析来“一锤定音”还不大可能,情况颇为复杂,研究有待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