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民俗 >
景颇族竹筒茶
     景颇族,生齿有11.8万人,大多数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以及怒江泸水县,少数散居腾冲、耿马、澜沧等县。语宵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景颇族发源于青藏高原,钧在 1000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和恩梅开江南迁,至17世纪定居在今缅甸北部和云南德宏州。
  景颇族员认为万物都有鬼魂,凡遇不祥事要请“菩萨”看鬼,祭鬼,迷信忌讳许多。祭祀活动有祭官庙、吃新谷、献谷堆、叫谷魂等。最大的祭祀活动是目脑,现已展开成为景颇族—年一度的节日——目脑节。
  男人穿戴一般是黑色对襟短衣,裤腿短而宽,老年人留辫子缠于头顶,裹以黑布包头,外出必腰挂长刀。妇女一般着黑色对襟或左短襟上衣,下着围裙,并裹毛织护腿,喜戴银饰物。
  生活在云南德宏一带的景颇族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每日三餐,以锅或竹筒煮饭。吃饭时多不用碗筷,只用芭蕉叶包饭食用。
  景颇族员用竹筒煮饭与傣族员的做法相仿。选一节嫩而多汁的竹筒,两端各留一段竹节,上端挖一小洞。将淘净的新米,略泡刹那,然后从小洞灌进竹筒,再用一末节甘蔗或竹叶,将洞口塞住,接着就放在火上烘烤。当竹筒表皮全部烤焦后,便可削筒取饭。削竹筒时,要一层层削去竹身,只留下一层薄如糯米纸的竹膜,包着糯软温香的“米棍子”。食用时连竹膜一起吃下去,其味清香无比。幽默的是,景颇族员还有饮竹筒茶的习气。竹筒茶的做法是:先挑选粗大的竹子,锯成长约30公分、一端留有竹节的竹筒,然后将采摘下来的茶树芽叶,通过日晒使其失掉二三成水分时,再用手搓揉;或许将采摘来的芽叶用锅蒸煮,待芽叶柔软泛黄时,起锅将茶叶倒在竹帘上,再用手搓揉,然后将茶叶倒人竹筒,用木棒分层筑实,到快要装满竹筒时,用竹叶或石榴树叶堵住筒口,把竹筒倒置,使剩下的水分外流,这样过二三天后,再用灰泥封糊筒口,将茶筒插入土中,放置二三个月,待茶叶发酵变黄,或呈现金黄色,并宣告特有的茶叶浓香时,即可劈开竹筒,取出棍状茶柱,晾干即成。饮用时,锯下一片,磨碎后用沸水泡饮。
  竹筒茶因材料细嫩,又名“姑娘茶”。除景颇族之外,哈尼族、布朗族、傣族、拉祜族也喜饮竹筒茶。
  竹筒茶外形为竹筒状的深褐色圆柱,紧结规则,白毫露出。冲泡后,汤色黄绿,兼具茶、竹、糯米的清香,滋味鲜爽。竹筒茶每筒重约500克至1000克不等,长X至25公分,直径5至6公分,外裹干笋壳,用竹丝捆扎,也是赠给亲友的佳晶。
  竹筒茶也是布朗族的传统饮料之—。他们常在公历7至8月间,把专门采摘来的嫩茶尖放人锅内杀青、揉捻,趁热装进竹筒内,再放到火塘边烘烤,待竹筒表层烤焦后即可倒出晾干保管。这种竹筒茶既有淳厚的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冲泡时,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浓郁,是待客的特征茶,别具风味。竹筒茶是景颇族员的独爱。

作者:中国普洱网
日期:2014-07-2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