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泥的特性与品种
 普洱茶
 
  紫砂壶的原料是单矿原成泥,仅产于宜兴东南丁蜀镇的黄龙山及其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一带。但长兴所出紫砂泥,品质较宜兴为劣。紫砂泥深埋在黄龙山下的岩矿中,要经过开采和选矿才能获得,故有“岩中泥”之称。最早的紫砂文化专著――明人周高起所著《阳羡茗壶系》称紫砂矿藏“皆深入数十丈乃得”,现代的矿井有深达二、三公里者。 
  紫砂原矿有夹泥(做大缸、粗大花盆等粗陶用泥)、中槽泥(一般的紫砂泥,应用于日用陶)和底槽泥(上好的紫砂泥,又称底槽青)三个层次,而以最下层的底槽泥品质为最好,是制作纯手工紫砂壶等高档紫砂工艺品的原料。所以紫砂泥又有“泥中泥”之称。 
  (1)紫砂泥的特性  
  开采出来的矿土,质如烂石,要经过数年的露天陈放、风吹雨淋,待矿土自然风化分解之后,再经过碾磨粉碎、筛选、捶打,才能炼成制作紫砂壶的熟泥。这一十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称为“炼泥”。
  紫砂泥的的可塑性好,与其它瓷土不同的是,它不需要调配其它黏性或脊性原料,而仅用自身一种原料就能成型制坯。只需赋予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制作和装饰技艺,即成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紫砂壶的材质特性,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紫砂泥具有高可塑性,通过捶、拍、挤压、镶接、雕琢等丰富的技巧,可以任意造型。紫砂泥的黏合性好,但与手或工具并不黏着,在粘接嘴、把、脚等细部并加以雕饰时十分便宜,因而为陶艺家充分表达创作意图,施展技巧,提供了颇具工艺拓展性的材质载体。
  二、紫砂泥的生坯强度大,干燥收缩率较小,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率仅为8%左右,结构变形处于可掌握范围,因此烧成后仍能做到器形轮廓严整,比例合度,口盖严丝合缝,筋线端正而不扭曲。 
  三、紫砂壶成品材质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口盖契合紧密,可以减少茶水与空气中的霉菌接触,从而延迟茶水变质发馊的时间,较为持久地保存茶的色、香、味。耐冷、热激变的性能也很好,开水冲沏后遽入冷水也不炸不裂。 
  四、泥坯成型后不施釉,烧成后即形成富有光泽的平整外形,使用、把玩时间经久,能“养”出黝亮古雅的包浆,是其它陶质器物所不能比拟的。 
  (2)基色泥与配泥 
  紫砂矿土的合铁量较高,由于各处的地质成因不尽相同,所蕴藏的矿土中铁及其它成分的含量也相异,因此就呈现出各种深浅不一的色彩,但它们的基色主要有三种: 
  一、紫泥,生在甲泥(矿土处于地层之下,受自然压力结成坚硬块状,如同铁甲,故名“甲泥”)矿层的夹层中,矿土紫红或紫色,合有微细闪烁点,并隐现浅绿色斑点,烧成后呈紫色。在三种基色泥中,紫泥产量最大,是主要的紫砂产品原料。 
  二、本山绿泥,亦称段泥,是紫泥层与岩板之间的夹脂,因与紫泥相伴而生,故名“本山绿泥”。矿土绿色或青灰色,烧成后呈淡黄色。产量少,泥质嫩,常被用做紫砂器外表的粉涂料,纯段泥制作的紫砂壶不多见。 
  三、红泥,矿土橙黄色或红色,出于宜兴川埠乡赵庄山,亦称石黄泥,《阳羡茗壶系》载:“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红泥质坚如石,即所谓“石骨”。烧成后呈朱红色,或暗红色。产量甚为稀少,烧成收缩率大,支撑性差,不适用紫砂陶一般成型工艺,不宜制作大件器物。 
  陶艺家们为了满足工艺变化及造型需要,通过运用掺砂、配泥及添加金属氧化物色剂,等方法,能够使紫砂作品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及肌理效果。配泥法是增强紫砂作品色彩表现力的一种传统而重要的方法,它的做法是将各种紫砂泥按一定配比调配羼和,辅以对窑温及氧化过程的掌控,便可以烧出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紫砂壶一一如在底槽泥中羼入本山绿泥,烧成后呈古铜色,在本山绿泥中羼入紫泥,在中槽泥中羼入本山绿泥,烧成后呈橙红色等等。 
  文献记载还有天青、梨皮、淡红、浅黄、蜜色等色彩的紫砂泥,这些色泥都是由三种基色泥羼和而来。烧成后,天青泥呈黯肝色,梨皮泥呈梨冻色、淡红泥呈松花色、浅黄泥呈豆碧色、蜜泥呈赭色,梨皮泥若羼入白砂则呈淡墨色。
    另外还有一种团泥,是在团山矿层中所夹的紫泥,与星点状散布的本山绿泥混在一起的矿土,无法分选,烧成后呈古铜色。后来把紫泥和本山绿泥有意羼在一起,所得的合成泥也称团泥。 
  紫砂泥色彩的千变万化、五彩纷呈,曾令古人赞叹道:“果备五色,灿若披锦”,即便是东邻日本的收藏家,也为之激赏不已――日本明治时代文人奥兰田所著《茗壶图录》如是说:“泥色之辨洵难矣,每壶各异,譬犹天文之灿然,不可得而名状也!” 
 
作者:未知
日期:2023-10-0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