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泡茶用壶,行家无不首推宜兴紫砂壶,早在明代晚期,宜兴紫砂泥被世人开始用来制作茶壶之后,迅速获得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紫砂壶备受茶客青睐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七个优点﹕1.泡茶时「香不涣散」、「色香味皆蕴」﹔2.壶经久用,泡茶效果越好﹔3.茶叶不易霉馊变质﹔4.耐热性强,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5.传热缓慢,使用时不烫手﹔6.使用越久,越发光润美观﹔7.紫砂泥色多变,工艺性高,耐人寻味。
明代中晚期以后,用宜兴壶泡茶成为一时风尚并流传至各地茶区,迄今在中国各地都有爱用者。然而历来对紫砂壶最为推崇的到底是哪个茶区?
答案是东南沿海的工夫茶区。
「工夫茶」发源地在广东潮州,据史载,早在北宋时期,潮人便以能饮且善于饮茶之道著称。据学者的研究,中国古代的煎茶法、点茶法和泡茶法,对工夫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工夫茶法最主要的就是在明代壶泡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工夫茶法对茶具的要求,可谓历来各家茶法之最。尤其是「工夫茶四宝」四者缺一不可。这四宝即「玉书碨(开水壶)、潮汕烘炉(火炉)、孟臣壶(小紫砂茶壶)、若琛瓯(小茶杯)。」清人徐珂《清稗类钞》:「闽中盛行工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凡四府也。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精。」民国翁辉东(1885-1963)《潮州茶经‧工夫茶》亦曰:「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于茶之本质,而在于茶具器皿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
最早描写潮州工夫茶法的文献是袁枚《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描述了「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但是并未直接称呼为「工夫茶」。稍晚的俞蛟(1751-?)才在《梦庵杂着‧潮嘉风月》,写到:「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壶出宜兴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
验诸俞蛟所称「类非近代物」、「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等记述。加以,从宜兴紫砂壶出现到传至潮州,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可推断出工夫茶的起始年代,不会早于明万历。学者据此认为:「大约在明代万历朝前后,潮州工夫茶艺已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开始出现并逐步定型。」虽然工夫茶艺至此才定型,但因潮人早自北宋已有茶俗,所以工夫茶的发展十分迅速「到了明代,饮茶之风已遍及潮州的各个阶层和各种领域:家居自斟,客来礼敬,祭祖祀神,婚丧嫁娶,息讼讲和,人际酬酢......饮茶,可以满足人们生理的和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并从有闲阶层的专利圈中脱颖而出,迅速走向全社会。」今日,潮汕工夫茶已被称为「广东三宝」之首了。
以工夫茶区追求名器的茶俗之盛,工夫四宝中的玉书碨、潮汕烘炉俱为土产,若深杯则有价廉的广东枫溪瓷杯或价昂的江西景德镇杯;至于茶事主角的冲罐首推宜兴产制的「孟臣冲罐」,即便宜兴、潮汕相距殊远,也无法冷却茶民对宜兴陶壶的热爱。(较贫穷的人家则只能以土产的「汕头罐」、「土罐」瓜代)这种对宜兴紫砂茶罐高度重视的风尚,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史料窥知梗概:
清乾隆《龙溪县志》载:「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管溪之箑,盛必以长竹之筐。」大彬之罐,乃指明万历名手时大彬名款的宜兴壶。
清干嘉人俞蛟《梦庵杂着‧潮嘉风月记》曰:「壶出宜兴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
清咸同人郭柏苍《闽产异录》载:「泉漳试工夫茶者,多依陆树声《茶谱》烹瀹,其贮茶之小缸,以极小之宜兴(所产)为上……今亦难得。」
清周澍《台阳百咏》注:「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供春者,吴颐山婢名,制宜兴茶壶者,或作龚春者。误。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
清陈察仁《工夫茶》诗:「宜兴时家壶,景德若深杯;配以幔亭茶,奇种倾建溪。瓷鼎烹石泉,手扇不敢休;蟹眼与鱼眼,火候细推求。熁盏暖复洁,一注云花浮;清香扑鼻观,未饮先点头。」时家壶,亦指时大彬名款陶壶。
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写有《潮州春思》七言绝句六首,其中有咏工夫茶:「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嘴,来试湖山处女泉。」小砂壶即指宜兴紫砂罐,「新鹪咀」则是新茶。
连一水之隔的台湾也是,连战先生的祖父,史学家连横在他的《雅堂文集‧茗谈》记载:「台人品茶,与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由上可知,清代工夫茶区最推崇的,正是产自江苏宜兴的紫砂小壶,尤其是「孟臣壶」在工夫茶俗中的地位尤其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