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曼生壶易得 曼生砚难觅
普洱茶
名士与名工的珠联璧合
所带来的艺术创造力
往往超越了两人
在各自领域的艺术功底
《释名》曰:“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砚台为文房四宝之一,文人墨客须臾不能离者也。
曼生砚端庄静穆,浑朴沉郁,触之绵柔细密,却不失坚硬之质,实乃骚人墨客宝爱之器。
砚身布局镌刻半瓜壶,系曼生十八式之一,逸笔草草,颇有文人画之意气潇爽,并铭文“杨君彭年制茗壶,得龚、时遗法,而余又爱壶,并亦有制壶之癖,终未能如此壶之精妙者。曼道人记。”
其书在规矩法度间气格内涵,沉稳中不失虚和,灵动中透出苍劲,观之若洒然清风,皎然春月。
 
造型与装饰相融,使原本端庄素敛的砚台平添了一份诗情画意,此谓之“曼生砚”。
而这款曼生砚上的铭文,足见曼生对杨彭年的欣赏,那是名士对名工的惺惺相惜。
紫砂壶与文人意趣的纯正结合,始于陈曼生。
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浙江钱塘人,是一位饱读诗书、精通金石书法的才子,“西泠八家”之一。
嘉庆六年拔贡,嘉庆二十一年,在毗邻宜兴的溧阳任知县。
 
曼生对艺术涉猎广泛,博学多才,绘画、书法、篆刻出手即是不凡,他善习汉碑,诸子百家、儒道释学、哲圣贤语,信手拈来,皆为己用。
书法金石气十足,如铁画银钩,腾空撇捺之间,一派磊磊落落,铸就清骨之相。
其时,宜兴紫砂发展已相当成熟,不少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纷纷登临阳羡,陈曼生在公务之余,结交制壶名匠杨彭年,再加上文朋画友、名士俊彦的传唱与把玩。
设计制作的“曼生十八式”,并将篆刻作为装饰手段施于壶上,一扫明清以来紫砂壶因循陈旧之风,成为了紫玉金砂和书画翰墨的结晶,而厕列艺术殿堂。
 
可以这样说,正是有了曼生壶,才成就了这款品相端丽的曼生砚,其“赏玩”的功能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让我们在研墨把玩的过程中,领悟凝聚在其中的文眼画心、深情厚谊,并体会传统书画所不具备的实用与亲切意味。
作者:紫砂中国
日期:2023-10-1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