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中国茶具的发展及特点
普洱茶
 
  茶具是品茶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籍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湏 ,缺一则废。” 茶具的产生与品茶方式、传统文化、时代习俗密切相关,它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
 
  唐朝时期,饮茶之风开始盛行,尤其是王公贵族,把饮茶作为一种时尚,进一步刺激了茶事活动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茶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茶圣陆羽,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认真总结了前人饮茶的技艺和特点,撰写了对中国茶文化传播产生巨大影响的《茶经》。《茶经》被誉为茶学百科全书,不仅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影响也很大,问世以来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到国外,据称《茶经》和老子的《道德经》、《毛泽东选集》是中国历史上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书籍。
 
  饮茶的方式经陆羽的概括已经定型,与饮酒方式有很大的差别,酒器等食用器具不能满足煮茶技艺的需求,独立的茶具应运而生。陆羽将唐代茶具分为27种之多。王公贵族使用的是金银器和高档的瓷器。
 
  清代是茶叶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皇帝的喜爱极大地推动了饮茶的发展。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茶痴。他曾经说过:“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他视察山西平遥时,平遥府一家奴有一手泡茶的绝技,献给乾隆皇帝后,龙颜大悦,赐给家奴七品官,当地文人秀才不服上书乾隆皇帝,写道“十年寒窗苦,不如一盏茶”,乾隆回复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上有所好,下必效之。饮茶之风盛极一时。
 
  饮茶之风的盛行也推动了茶具的发展。清代茶具最有代表性的是康、雍、乾三朝,这个时期正处在盛世阶段,茶具带有明显的盛世特点——新奇、繁缛和华丽。尤其是官窑茶具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著名的品种有青花、珐琅彩、五彩、粉彩、斗彩、郎窑红、豇豆红、祭红等等。
 
  中国古代专用茶具到底始于什么时期,茶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有人提出始于西汉,其理由是西汉王褒《僮约》中的一段话,规定家僮的日常事务有“烹荼尽具,已而盖藏”和 “牵犬贩鹅,武阳(四川彭山县)买荼”。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荼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茶的意思,另一种是苦菜的意思。到底是茶还是苦菜不能定论,当然提到的具就很难说是什么。还有人提出始于西晋,其理由是左思的《娇女》诗中有“心为荼荮剧,吹嘘对鼎”的句子,这鼎就是茶具。还有晋惠帝司马衷蒙难,从河南许昌回洛阳时,他的侍从“持瓦盂承茶”敬奉给他。
 
  尽管茶始于何代的说法很多,但大多数茶学家还是认为:在唐以前,并没有形成专业的茶具,那时的人们只是将茶叶当做食物和药物来使用,饮茶的器具和酒器等食用器具是公用的,在很多文献中就有“以茶代酒”的例子可以佐证。学者们习惯把唐以前的茶具称为过渡时期的茶具,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特点。
 
作者:未知
日期:2023-10-1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