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贵如金”不少名优绿茶,都以清明节作为时间节点,推崇清明节前后所采收的茶叶,以此为珍品。如今清明将至,普洱茶,尤其是以乔木茶树茶菁为原料的普洱茶,新茶却比较少,这是为何呢?
这是因为明前茶这一概念,多见于传统江南茶区。北方茶区因为气候偏冷茶树发芽较晚,所以并没有明前茶的概念。云南因为气候原因,只分干、雨两季,并无春夏秋冬。云南的春茶一般泛指2月到5月中旬所采摘的鲜叶。(当然,也有茶友表示只有4月15日以前的属春茶,这里我们就就不做过多讨论了)
1
采摘标准不同
明前茶的概念主要见于绿茶。绿茶很多是采摘茶树叶子的芽头,或一芽一叶的叶片来制作,嫩度高、采摘时间较早。
而普洱茶,则是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茶箐来制作,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叶子成长,吸取更多的养分。
2
茶树情况不同
古树茶与茶园茶不同的是: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发芽时间较晚,据统计在2006-2010年,云南古树春茶采摘时间约为3月下旬至5月中旬,茶树树龄越大,发芽时间往往也越晚。
所以即使在云南,台地茶、小树茶(树龄百年以内)、大树茶(树龄百年以上)的采摘时间也有所不同。
3
制作工艺不同
在不少茶友的印象中,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异常简单,似乎简单一晒,普洱茶就成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普洱茶从鲜叶到成品,中间可以细分成十几甚至几十个工艺流程,而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普洱茶最终的品质以及后期的转化造成影响。
所以普洱茶制作远比较大部分其他茶类耗时。并且如果你为了尽快上市而缩短普洱茶制作、干燥等时间,茶饼含水率就会过高,可能会导致发霉,而如果使用高温烘房加速干燥节省时间,则有可能影响普洱茶的后转化。
不同的采制标准,得天独厚的高龄古茶树,精益求精的生产工艺,是普洱茶千变万化口感产生的源泉。但也让普洱茶,尤其是大树茶,错过了明前的盛宴,但多等些时日,当普洱茶独具魅力的茶汤入口后,你会觉得这一段不长的延宕绝对值得,正如你为普洱茶陈化而做出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