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壶红颜丹砂——赵庄朱泥篇
普洱茶
丁蜀镇西3公里处有一地名叫赵庄,称其地所产的红泥为赵庄红泥。说起红泥,必然要提及赵庄红泥,因为赵庄红泥是紫砂红泥中最早开发利用的一款泥料。赵庄红泥之所以名声大,并非其泥料最为优质,是因为早期无它处出产红泥。目前赵庄已无泥可采,因此关于“赵庄红泥"说法,给人以一头雾水,不似其他泥料清晰直观。赵庄红泥究竟为何种红泥?
明末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清初吴骞《阳羡名陶录》均有相同的记载:“嫩泥,出赵庄山,以和一切色土,乃粘脂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阳羡名陶录》在“嫩"字后,加了一个“黄"字。
 
顾景舟大师给红泥下的定义是:“红泥,片状结构,质坚如石,不溶于水。蕴藏在嫩泥的底层,产地在赵庄嫩泥矿、西山嫩泥矿"。
根据实际开发利用的情形来看,《阳羡茗壶系》和《阳羡名陶录》记载的“嫩泥"和“嫩黄泥"为赵庄朱泥,顾景舟大师所定义的是赵庄小红泥。所以依据古籍记载和实际开发利用的情形来看,确切地说赵庄红泥有赵庄朱泥和赵庄小红泥两种。
越庄朱泥,长期以来被诩为历代最著名的朱泥,古今文人雅士公推的朱泥极品,从目前紫砂泥开发利用的实际来看,未免誉之太过。紫砂朱泥矿料中胜过赵庄朱泥的矿料有得是。赵庄朱泥是由嫩泥风化而成的一种含铁量高的黄色黏土。嫩泥风化后呈土黄色,所以称为“嫩黄泥"。当年顾景舟大师上下班,途经合新厂摊泥场。在夏日暴晒、倾盆大雨过后,到嫩泥摊场,累积拣到两桶红泥,这两桶红泥就属于朱泥,为日曝雨淋后的产物。
赵庄朱泥原矿成土黄色,黄里偏红并夹有青白色嫩泥(图1),泥块状,粉砂质泥质结构,疏松沉实,遇水则溃。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铁氧及泥质,少的长石、方解石、胶结黏上等。主要化学乙分及百分含量为二氧化硅(SiO₂)46.45%,三氧化二铝(Al₂O₃)19.76%,三氧化二铁(Fe₂O₃)8.21%,氧化钙(CaO)0.73%,氧化镁(MgO)0.65%,氧化钾(K₂O)1.92%,氧化钠(Na₂O)0.34%,烧失量(LOI)9.78%。
 
化学成分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的含量相对偏少,石英颗粒少,黏土物比例较大,黏性好,难于制作和烧成。烧成温度低,单纯泥料的烧成温度仅为1050℃,且烧结范围窄,干燥和烧成的收缩率大,通常在20%之上。内含熔剂性原料高,三氧化二铁含量也高其他未泥,烧成后色泽较为鲜艳红亮,烧结度和玻化程度高,敲击声音尖脆。赵庄朱泥壶滋润光亮,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之色。以之冲茗,茶汤明亮活泼,展扬香而聚甘甜。泡养日久,颜色酡红,温润而深沉,极富亲和力,令玩家爱不释手,被诩为茶艺高手不二之器。赵庄朱泥已濒临绝灭。
朱泥除赵庄朱泥外,黄龙山西部约500千米处红庙的小煤窑朱泥,名气也很大。小煤窑朱泥产于堆积较厚的黏土层下面,泥层仅5~20厘米,出产量不大。原矿呈偏青的嫩黄色(图2),泥块状,油性重且具滑感,黏性很强,制作难,浇制也难。刚发现利用时,多是加配在其他河料中,以增加泥料的黏合性,很少单独制壶。小煤窑朱泥黏性好,成型干燥和烧成的收缩率大,烧成温度较低,单一泥料成型的烧成温度为1100℃左右,常容易扭曲、变形、爆裂,成品率不足60%。作品烧成后呈橙红色向暗红色(如图3)变化,温润油亮,泡茶水色好,热水冲淋,立现峤嫩红色,神秘迷人。
 
赵庄小红泥即占籍记载中的“石黄泥"。赵庄小红泥产于嫩泥矿底层,矿层不厚,仅有几十厘米,质坚如石,如泥中之骨,故日“未触风日之石骨"。色呈黄色,与黄石相似,故曰“石黄泥”,有人称之为“黄石黄”,成陶后为红色,即“陶之乃变朱砂色"。小红泥和老红泥多数产于黄石夹层中,少数则产!于嫩泥矿层底部,前者呈土黄色,后者呈深色、黄绿色,均质坚如石,不溶于水。赵庄小红泥,外观呈土黄色,表面常现白嫩泥色,泥质细腻,泥性介于嫩泥和普通红泥之间,可塑性较好,易于成型。赵庄小红泥作为小红泥的一种,外观色泽、矿物组成及相关性能与其他小红泥区别并不大,与黄龙山小红泥相接近。区别仅在于矿料中的石英含量稍高,砂性稍重,烧成温度相对稍高,接近1170℃,收缩率相对较小,为12%。赵庄小红泥烧成以后,外观色泽呈暗红,略具质感,有一定透气性。
赵庄小红泥由于开发利用较早,故产生的影响也较大。早期主要用于日用陶器和红泥水平壶的生产。赵庄小红泥矿源很有限,上世纪70年代终因矿料将近枯竭而停产,所以传言已“灭绝"。曾一度以川埠红泥、洑东老红泥取代红泥水平壶的生产,然其可塑性、成色皆不及赵庄小红泥。80年代,又试制成功蘸浆红泥替代红泥水平壶的生产,以供出口,终因工序复杂,成品率低而停产。之后再度运用科技配方,采用普通红泥,加入适量的铁红粉配制成红泥,以替代红水平生产,此法沿用至今。近年又因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较大,采石取土施工过程中,赵庄附近又额外挖掘出了少量的小红泥。
作者:半壶纱娘小艺
日期:2023-11-0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