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中,虽然更中意圆壶,但每次见了上品的方壶,顿时如宝二爷一般,“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一时心里眼里就只有方壶了,这种审美上的用情不专大概是玩壶人的“通病”。
其实这也怨不得我,方器,在紫砂家族里是不肯就范的一支另类,它拒绝媚俗,但并不排斥圆润;风骨峭拔,但绝不孤高自赏。那份美,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解说、阐释,就是一望而知的。
紫砂圈内有句话:一方抵十圆。
说的是相比较圆器,方器的制作难度更大,耗费的时间精力更多,稍有缺陷,便无所遁形。
那么,到底方器难在哪儿?
角线的处理
角线的处理是表现方壶气度的首要因素。锐角表现干脆、利落,钝角表现沉厚、稳健,方中寓圆则别有情趣。
手工成型的钝角其实比锐角难做,其张力与弹性,是壶韵的根本。
根据造型设计的意图,来构思角线的处理,如烹小鲜,不同的“用料”所呈现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口盖是关键
与圆壶相比,方壶口盖的变形要大得多。圆壶口盖以圆心为中心点,应用工具时无首尾之分,施力能够达到均匀一致。
但是制作方壶口盖应用工具的时候,必定有开端、收尾,然后再换一面的次序,难以保持均匀施力,容易导致口盖变形。
镶接或堆砌的痕迹
说的通俗一点儿,就是手工成型的方器方器需要逐渐将各个面粘贴、镶接, 在泥片镶接合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的空隙。
尽管空隙部位可以用稀泥黏合,但毕竟与泥片的颗粒紧密度不一样,烧成后,还是会有一点痕迹,泥片堆砌的痕迹也是如此。
Get倒了方器制作的难点,那么,如何评价一把方器的优劣呢?
整体造型比例准确,线条挺括有力,轮廓交代分明,口盖紧密平整,面面吻合周到。最主要的就是“挺”,但不能有“肚子”,更不能“瘪”。
其实,这跟评价“硬汉”的标准是一样的。无论是俊朗如出生之日的青年,还是沉稳如中天之日的壮年,阳刚的男性,绝不会流于所谓的羸弱、阴柔之“美”。
岁月的风尘里,一位圣贤曾在一款壶上这样写道:外方内清明,吾与尔偕亨。多少人、多少时代流去了,曼公推崇的境界却至今清芬四溢。
与方器亲近,相对啜一瓯,体味200多年前的美感与情趣,实在是一件难得的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