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印包壶:整器刚柔并济褶皱规整匀净
普洱茶
“印包”壶之制始于时大彬,
徐友泉、陈鸣远亦擅此式。
明末清初制品,造型丰满,褶皱纹自然;
清末民初制品,造型单薄,褶皱纹呆滞;
近代制品,形制或正方或长方。
特 点
“印包”壶,属方器类,虽用紫砂泥制成,却有包袱裹扎的质感,褶皱规整匀净,卷曲自然,巧以步结作截盖,增添了几分飘动灵巧的美感。
 
明•万历•时大彬制 “龙凤印包”壶
紫泥掺砂,如繁星在空。壶体如用布包扎的一枚方印,饱满挺括,褶皱规整。壶盖是印包扎结的顶端,扎结角两头翘起。壶腹中部伸出的壶流,弯曲如鸣凤之首;龙首纹饰的壶把,龙眼奋张。整器刚柔并济,韵致怡人。壶底刻有“万历丙申年时大彬制”楷书款,此壶作于公元1596年,是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印包”壶。
 
明•万历•时大彬制 印包方壶
壶身上部渐敛略有弧度。
以符结为钮,无扎结角,束结呈团状,
可左右交替与壶身褶纹耦合。
四棱直流、圈把,皆为素身。
 
清•康熙•陈鸣远制 “包袱”壶
壶体为方中显圆的一个衣包,平面作长方圆角形。包袱布两边扭束成条带,连接壶流、壶把,条带束结于嵌盖种为壶钮,扎结角两头圆润翘起。壶身上半部,褶纹流畅。
 
近代•陈光明制 “四方印包”壶
壶身呈正方形,嵌截盖与包袱褶皱合体,
包袱结作钮,三弯流,方执把,平假底。
 
现代•吕尧臣制 “回娘家”壶
包袱褶皱自壶底上收,
包袱结回绾,钮、盖一体。
三弯流、飞扣把,皆为四棱。
壶体有绞泥五瓣花饰多枚。
 
现代•汪寅仙制 “玺包”壶
包袱褶皱在壶身上部,
包袱结使钮、盖一体,为嵌盖。
直流、下折把,为四棱。
 
现代•谢曼伦制 “印包”壶
器身方而圆浑,平底脚圈。
包袱褶皱起自壶身下部,
包袱结回绾,为压截盖。
流把上方饰以布角,变化自然。
 
作者:紫砂壶百科全书
日期:2023-11-1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