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修剪后的肥培管理
茶树因修剪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若使茶树尽快恢复生机,必须保证充足的水肥供给。可以这样说,土壤营养状况,是决定衰老茶树更新后能否迅速恢复树势,达到高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缺肥少管的情况下修剪,只能消耗树体更多的养分,加速树势衰败,达不到更新复壮的目的。因此,修剪前,要施入较多的有机肥和磷、钾肥;修剪后待新梢萌发时,及时追施催芽肥,以促使新梢健壮生长,充分发挥修剪的应有效果。一些受水土冲刷严重的茶园,养分流失量大,土层变薄,结构变差,肥力降低,更应做好修剪前后的养分供给工作。
五、茶树修剪的合理运用
茶树修剪的合理应用我国茶树种植区域广泛,大都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区,茶园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差异较大;茶叶产品名目众多,加工不同茶类对鲜叶原料的理化性状需求各异。茶树修剪不但可对茶树生长和树冠结构进行有效调控,而且能改变鲜叶的采摘期、产量和理化品质。因此,必须根据茶园的立地条件、耕作方式、采制茶类以及茶树的生育情况,合理应用修剪措施,才能实现修剪管理目标。
(1)采摘茶园的周期修剪:常规茶园的周期修剪主要包括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主要目的是平整树冠面,使发芽部位相对一致,调节芽数和芽重,控制树高,刺激下轮茶萌发,提高鲜叶质量等。修剪程度越深,对茶树生长的影响越大,茶叶开采期也越迟;而成年茶园的管理目标是向制茶尽可能多地提供鲜叶原料,因此,要合理运用3种修剪方式,促进多产优质鲜叶,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根据采摘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手采茶园和机采茶园。手工采摘灵活机动,适应性强,能按名优茶制作要求采摘标准芽叶,故而手采茶园应以生产名优茶为主。春季鲜叶是生产名优茶的最佳原料,而茶树枝梢上越冬芽是形成春茶鲜叶的基础,所以,手采茶园在园相和树势尚可的情况下,可多用超轻修剪方法,尽量减少轻修剪和深修剪次数,尤其要避免秋冬及早春程度较深的修剪措施,以保留足够数量的越冬芽叶,确保春季名优茶产量;若茶园的园相和树势较差,需要用轻修剪或深修剪措施调整,宜将轻修剪或深修剪安排在春茶后进行,以保证当年及翌年春季名优茶产量不受影响。机械采茶效率高,选择性差,机采鲜叶通常难以达到名优茶的采摘要求,因此,机采鲜叶主要用于加工大宗茶。机采方法对茶树的采摘面也有相应要求,所以,机采茶园修剪要使用与采茶机相匹配的修剪机,以便形成适合机采的采摘面。机采茶园的轻修剪宜选择在秋冬季或早春;深修剪可安排在夏茶后,到翌年春茶萌发前再用修剪机整理冠面。
(2)幼年茶园和衰老茶园的修剪:幼年茶园修剪以培育树体骨架、扩大树幅、塑造良好树型为目的,其修剪采用定型修剪与轻修剪的组合修剪模式。衰老茶园的修剪目标是重新构建优质高产树冠,一般采用重修剪或台刈与定型修剪的组合修剪模式。由于对幼年茶园和衰老茶园的茶叶产量要求不高,故而在修剪时期的选择上,应该以有利于茶树生长为原则。幼年茶园定型修剪一般选在春茶前,轻修剪可选在春茶前或春茶后;重修剪或台刈及其定型修剪宜选在春茶前。茶树修剪下来的枝条,要清理出茶园,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消除对其他耕作活动的影响。幼年茶园定型修剪和衰老茶园更新改造后,由于茶树生长对水肥的需求量增加,茶树冠面覆盖面小,尤其是更新改造后的衰老茶园,茶园土壤裸露,表土经雨水多年冲刷,土壤中盐基流失严重,土壤大都已板结退化。因此,修剪后要深翻土壤或培土,重施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采取铺草等覆盖措施,保持茶园土壤水分,防止水土和肥料流失,阻止杂草滋生;并根据茶树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情况,适时追肥,满足茶树生长需要。只有在搞好茶园土肥管理的情况下,才能使幼年茶树尽早成园投产,衰老茶树尽快更新复壮。
(3)密植茶园的抽枝修剪:密植茶园成园投产后,树冠已密接郁闭,下部叶片受光较差,茶蓬采摘面积、生产枝密度等均已保持稳定,提高产量的潜力受到一定限制。为使茶芽多发快长,在需要利用群体顶端优势而保证芽重的基础上加快新梢的生长速度,增加采摘轮次,从而提高生产率,这就需要在年度轻修剪时尽量减少对萌动芽的损害,充分利用秋冬季形成的越冬顶芽和上位肥壮腋芽的生长优势,从而实现继续增产。为此可采用抽枝修剪法,即只剪去蓬面的鸡爪枝和徒长枝。采用抽枝修剪法,绿色叶面损失极小,枝条受伤少而轻,越冬芽完好无损,既保证了芽的数量又增加了芽的重量,并且可以比一般轻修剪提早5—7天萌发,春茶提早10天以上开采,增产达二成以上。抽枝修剪不受时间和季节限制,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进行,对密植茶园来说也是协调个体、群体矛盾的有效手段。连续抽枝修剪几年之后,若树高增长太快可用深修剪进行调节。密植茶园因树冠面大,往往使人行走道密接而影响农事操作,也影响茶园的通风透光,放在每年秋冬季(也可在春茶前)修剪一次边脚枝。
(4)幼龄茶树“分段矮化法”修剪技术:幼龄茶树顶端生长优势明显,1989年、1990年、1991年定植的1600多亩幼龄茶园茶树进行了定型修剪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段矮化法”修剪技术,现将该法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茶树生长达到定型修剪要求的标准高度、枝梢达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程度时施剪,剪口下部全部留外侧叶片,剪口与叶片相平行,以利于冠面扩展和防止因剪口积水或细菌感染而影响茶树生长。施剪时对病虫枝要全部剪掉,细弱枝依据枝条角度部分疏掉,特别是在1—3次定型修剪时,疏枝显得更为重要。在每次施剪时,只剪达到修剪标准的枝条,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一律不剪,待达到施剪标准时再及时施剪。1—4次定型修剪工具只能用整枝剪,严禁使用大篱剪。此外,施足基肥、追肥和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工作是保证实施“分段矮化法”定型修剪的田间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必须严格认真抓好。特别是茶树刚刚施剪以后,此时若营养供给不足,伤口就不能迅速愈合,新梢就不能及时生长;若茶树刚刚抽出的嫩芽嫩梢被病虫危害,茶树就不能健康生长,下一次的定型修剪就不能及时进行,最终会影响“分段矮化法”定型修剪技术的效果。实践证明,采用“分段矮化法”定型修剪的茶园,茶树骨干枝粗壮且分布合理,树冠结构理想,矮而整齐,蓬面形成快、覆盖度大,有利于茶树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机械采摘、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冠面管理工作的实施,最终能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茶树栽培目的。“分段矮化法”定型修剪技术在幼龄茶园管理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我国茶树种植区域广泛,不同茶区的自然条件、茶树品种、制作茶类及其要求鲜叶的采摘标准不同,只有采用多样化的修剪模式才能适应生产实践需求,因此,各地必须根据茶园的具体情况和管理目标,因地制宜,灵活使用修剪措施并建立相应的修剪模式。只有这样,茶树修剪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实现茶叶提质增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