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厂家 > 厂家品牌故事 >
龙马同庆号贡茶——皇家生活最接地气的打开方式
普洱茶
好的茶叶应该是什么样?
有皇室贵族背书的贡茶一定可以作为标准答案之一。
贡茶至清朝被推向了巅峰,进贡省份由明朝的五个省扩展到十三个省。同时,皇家饮茶的管理机构跨出了紫禁城,在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等地都设置了相关配套,如此巨大的需求刺激着贡茶产区的茶叶发展。而贡茶严苛的品质要求,对各个产区茶叶质量的提升,加工工艺的进步都起到了督促作用。
 
普洱贡茶最高推手—乾隆
从早春芽茶到仲夏砖茶,贡茶的运输队伍从烟雨江南到山麓深处,编织了一幅中国名优茶的图谱,在帝国贵胄的日常饮用中反复品咂滋味,评述优劣。
清宫贡茶要求很高,每年冬季,凡准备采摘贡茶的茶树,需经特别整理,修剪掉旧叶枯枝。等茶树刚抽芽,官府就逐级下达公文催采贡茶,一旦茶芽长度适当,即开始采摘。
制茶师傅都是经过官差选拔的,要求制茶态度端正,加工技术好。这只是初选,还要经过御医的复选,体检合格者才有资格加工贡茶。
到了制茶的时候,掌锅揉茶师傅先得沐浴斋戒才能“请锅”,当他用双手在热锅内提、翻、抖茶时,身边还有人专门为其擦汗,因为御用贡茶是不许滴半点汗水进去的。
清宫的贡茶清单中有大量的普洱茶,乾隆曾写诗赞到“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给了普洱茶极高的赞誉,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普洱茶推手了。
百余年后,当人们发现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征之后,末代皇帝的贡茶遗存成为了大家味觉幻想的所在。故宫的永久性珍藏不是谁都能体验,而那些传承百年的老字号茶庄还在向人们宣告他们所具备的贡茶品质特征。
 
时代更迭,老茶庄品质传承
贡茶采摘讲究“五选八弃”,即选日子、时辰、茶山、茶丛、茶枝,弃无芽、叶大、叶小、芽瘦、芽曲、色淡、食虫、色紫。而创始于雍正十三年的龙马同庆号,推行了更为精细的普洱茶六选六弃作法:“选春茶,选嫩尖,选产地,选净度,选滋味,选香气;弃粗老,弃味劣,弃不洁,弃杂物,弃异味,弃质变。”
按照这般技艺制作的龙马同庆号茶,品质精良,声名鹊起,被官府定为贡茶,且经朝廷特许使用龙马图腾作为字号标记。
 
光绪二十六年后,龙马同庆号逐渐步入辉煌,光绪三十年,清政府颁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细目》,龙马同庆号向朝廷正式申办了商标“龙腾马跃图案”。
“龙腾马跃图案”为红色内票,中间是圆茶饼型,左右两侧是茶树嫩芽及龙腾马跃图案,下面是“龍馬同慶號”字样,带有茶庄介绍:“本号始创于雍正十三年易武大街,每茶均亲赴正山督办,谨选正山纯料百年古树,精工揉造,遵循古法,阳光晒青,石磨压饼,出自天然,叶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谕为宫廷贡茶,且允用皇家龙马图腾为记,意龙腾马跃,普天同庆,天下太平,传承百年,唯恐有误,特加此标为记,以明真伪”。
此后,带有“龙腾马跃图案”的龙马同庆号普洱茶,成为了“选料精细,做工优良,茶韵悠远”的高品质普洱茶代名词。从先人留下来的古茶树采摘、摊凉、杀青、揉捻到阳光晒青,古法石模压饼,这种几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古法制茶也随着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龙马同庆号一起,延续至如今。
红粉赠佳人,紫砂配普洱
好茶需用好壶泡,茶为壶增色,壶为茶添香。为了匹配龙马同庆号的贡茶品质,此次上新期间,前十位购买龙马同庆号普洱茶金额达3000元的茶友,将获赠经典陶坊西施壶一把。
 
西施壶,原名“文旦壶”,丰润精巧,壶嘴短而小,亦如美人朱唇一点,憨态可掬,最宜把玩。清代吴梅鼎作《阳羡茗壶赋》:“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格高西子。”
紫砂壶与普洱茶,一个是天然泥砂捏就,一个是野生叶芽捻成,在火与水的交流中,散发着大自然对人的恩泽
茶人都夸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就算是严寒天气,一壶沸水浇到紫砂茶具中,也不用担心它会承受不了这温度骤变。更贴心的是,肚子里沸水滚滚,摸上去外壁还是温润的,不易烫手。
紫砂壶有微小的气孔,透气性能好,气泡聚集在内壁中,形成了天然的绝缘体。茶汤在紫砂的怀抱里,能较长时间停留,也不用担心被冷落。在茶香的长期耳濡目染下,就算不放茶叶,用水泡空壶也会有浅浅的茶香。
与手工相比较,任何复杂的机械都是简单的,「经典陶坊」的陶手们充分掌握紫砂泥性,恪守传统,得心应手地将壶处理得珠圆玉润,规方挺拔。他们的体温与情感,是对紫砂语言的最佳表达。
这一点,恰恰与龙马同庆号坚持遵循最传统的古法制茶工艺流程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现代化的机器可以大量不知疲倦的生产,但它永远不知所为何事,只有人类灵巧的双手才能够应付所有苛刻的工序。
一款品质上乘的普洱,任世事变迁,岁月流转,外表处变不惊,内心却早已变作了另一番模样。而我们对于茶的眷顾与寄托总是不变的,那么不如存一饼好茶,养一把好壶,待到品茗的时候,便也是悠悠闲闲过了把皇帝瘾。
 
 
作者:佚名
日期:2023-11-2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