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同一类壶型不同名家做的样子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一直以来总想收集一些类似的例子,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莲子、掇球、掇只、潘壶这几种壶型分得不是很清楚,最近整理了一些资料,与壶友们分享。
莲子壶
莲子、掇球、掇只、潘壶这几种壶型最早是谁先出现的,有一种说法是最早是莲子先出现的,早在清代雍正年或更早就已经莲子壶器形的存在了。原始的莲子器形,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现在的莲子壶型基本上是下面这样子的。
掇只壶
而掇只壶,是莲子演变出来的拉高版本,究竟是先有掇只、还是掇球,实在是无从考究。《宜兴县志》中提到有一把壶,“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千金之壶,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称得上是壶中之王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把紫砂壶呢?这说的就是“大亨掇只壶”了。
掇球壶
再说掇球壶,掇球壶是清中期邵大亨创作并制作的,掇球壶的做法是需要依靠部件和整体表现出圆的概念。说得俗气一点,大亨掇球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器形,很标准的多圆组合。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掇球壶在盖沿和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子母线。
潘壶
最后说潘壶,潘壶可以看作是以上几种壶型的复杂的组合,可高可矮,但一定是圆,清代的潘壶没有大品,是为了销往南方地区冲泡功夫茶而设计的实用器。圆润,好把玩,倒茶方便。从高潘壶的整体器形上看,仔细看会感觉很像掇只壶的“倒立”版本。 以下是现在常见的潘壶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