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茶叶消费的新宠是柑普,柑皮与普洱茶确实是一个奇妙的组合,好比豆浆配油条、大葱蘸酱,两种看似相去甚远的元素却能相濡以沫,备受欢迎。
柑普茶由陈皮与普洱组成,是药与食的完美搭配,茶与果的天作之合。
柑普茶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提到过“加入橘皮煮茶”。而普洱茶来源的故事,要属清代新会进士罗天池的最为明晰。
陈皮又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其中又以广东新会县所产为上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大种油身品系、细种油身品系)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并在保护区域范围内贮存陈化三年以上称为新会陈皮。
到了近代,在地方流传的品饮经验中,陈皮与普洱的搭配是被广为称道的,尤其是熟普,两者结合了陈皮独有的果味清香和普洱茶特有的厚重。
在新会,每年采摘季节,就在山上现场摘取果肉丢弃,把果皮拉走加工,漫山遍野扔的都是果肉。新会的柑橘是专用于取皮入药,果肉不好吃,也没人吃。以前是拉去通过生晒等工艺制作,经过存放后成为陈皮,价格昂贵。现在,在采收期,不少原料用来制作柑普。
柑普茶采用纯天然的新会柑(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云南普洱茶为原料,在没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特点:融合了新会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即陈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口感一绝的柑普茶。其保健作用兼具新会陈皮和普洱茶功效。新会柑,是新会陈皮唯一原料。
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将新鲜的柑橘顶部开个小洞,留下“小帽子”,再将果肉挖走,将普洱填进去,盖上帽子,经过干燥,即成柑普。因为纯生晒是靠天吃饭,如果遭遇天气突如其来的变化就容易出现霉变、潮湿等现象。再考虑到产量、效率,企业很少会采用纯生晒工艺,而用烘干设备烘至足干。
柑皮的选择同样也有猫腻,新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青皮、黄皮、红皮。分别对应的采摘期是立秋至寒露、寒露至小雪、小雪至小寒。不同采收时期的柑皮制成的陈皮,药用效果不同。其中青柑的发油含量最丰富,茶中果味较浓,清甜回甘,青皮里的油酮类物质最丰富,最能迎合市场上对柑普功能的认同。但它的价格是普通柑橘的5倍左右,于是,寻找替代品是商业逻辑的必然,桔普也由此而来。
任何柑橘都可以用来制作柑普,只是目前,新会柑和熟普的搭配是市场上最为认可的搭配。新会柑生来就是在柑皮上做文章这点是意义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