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由弘益大学堂与《普洱》杂志联合举办的“普洱茶大健康公益巡回讲座”第一讲在弘益大学堂开讲,本次公益讲座旨在让公众对普洱茶大健康知识和理念进行一个全新的认知升级。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推广普洱茶大健康理念,以科学的态度、坚定的信念,来推广普及科学正确的普洱茶健康理念。为了保证讲坛的科学性、权威性,弘益大学堂邀请了国内外最知名的普洱茶专家学者来作为论坛主讲人。
首讲由盛军教授主讲《云茶3.0时代 引领世界茶业未来发展方向》。盛军是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
下午两点半,在主办方弘益大学堂校长李乐骏和《普洱》杂志社长罗洪波致辞之后,盛军教授开始了他科学严谨却又生趣盎然的讲演,为在场的学院开启了一场关于云茶“未来简史”的头脑风暴。
盛军教授首先分享了从2007年至今在云南十年的渊源以及自己与普洱茶的不解之缘。盛军教授从东北来到云南,从主导普洱市的“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开始,全面开启了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工作,至今成果不断,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助推普洱茶的快速发展。十年间,他从不喝普洱茶,到让普洱茶成为自己健康的一部分,甚至融入血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盛军教授在云南的十年(2007-2017年),也是普洱茶从“洗牌”到“金牌”的十年。早在2007年,时任普洱市副市长的盛军就提出振兴普洱茶产业,要做好三篇文章:要做好普洱茶的应用基础研究;要做好工艺研究;要做大做强品牌。这三个方面后来也成为普洱市委市政府“科学普洱”的三个大的规划之一。到2017年4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公布了全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的评估数据,普洱茶以6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首位。
在未来,普洱茶、云茶的走向是什么呢?盛军教授将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从消费习惯的角度分为四个阶段:生态普洱(1992年以前)——人文普洱(1993-2007年)——科学普洱(2008-2017年)——养生普洱(2018-2038年)盛军教授认为未来20年、30年,茶叶的发展方向就是养生。从科学普洱走向养生普洱,茶叶养生必须要建立起一套独特的科技创新体系、科学养生体系和养生标准。盛军教授把“养生普洱时代”称为“云茶3.0时代”。
在具体讲“云茶3.0时代”之前,盛军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两种思维方式——转变发展的思维方式之一:应该走“换道”超车的新路,不能走“弯道”超车的老路。他以贵州省的“大数据”引领战略为例讲述“换道”超车的意义和启示。在盛军的带领下,云南农业大学建立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挂牌农业部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从2012年发展生物大数据,2013年发展农业大数据,实现换道超车,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弄潮儿。转变发展的思维方式之二:跨越发展应该“长板”带动,而非传统的“补短板”理论。比如,我们应该借着“精准扶贫”,发展新产业,找来新机会。云南茶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是找长板、造长板。
基于以上两个思维方式,盛军教授有信心在未来几十年中,云茶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将会成为世界茶叶发展的案例。在云茶3.0时代,要做好三大领域:数字云茶、养生云茶、服务云茶。在数字云茶方面,要把基地、加工、流通、消费实现数字化;在养生云茶方面,要在科学研究、茶叶特征、养生方式、生命健康实现数据化;在服务云茶方面,要在服务水平、服务手段、服务平台上创造出自己的商业模式和渠道。
接下来,盛军教授从“四个引领”来交流以及畅想云茶带动世界茶产业发展的四个方面——
第一,云茶引领世界茶业发展新标准。
在原来的质量安全的标准上加上生态和人文的标准,让生态、人文标准实现量化。基于这个构想,盛军教授及其团队,在今年全新发布了“高原特色农业食品QEH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分四个部分:产品的品质指标体系、产品的生态指标体系、产品的人文指标体系及QEH指标体系的星级量化方法。它是在国家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初级食用农产品和初级加工食用农产品的发展实际,基于对各类产品成分分析、质量与安全检测、产业规模、产量及地区分布、生境的调查研究提出的品质指标、生态指标和人文指标“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云茶引领世界茶业养生新时代,建立云茶养生精准食疗体系。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命健康需求已经由能量要素向营养要素、健康功能转变。
所谓精准食疗就是要让研究细化到饭前喝还是饭后喝,上午喝什么茶,下午喝什么茶,晚上喝什么茶,糖尿病患者怎么喝茶,更年期怎么喝茶,不同年龄怎么喝茶等等,让精准食疗创造刚性需求。精准食疗体系的建立主要瞄准“免疫代谢”, 现代人经常要面对“免疫代谢疾病”,如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高、肿瘤高发、过敏。创建用茶叶调节人体免疫代谢(俗名:吃饱了撑着)疾病的养生精准食疗体系。
第三,普洱茶益生菌发酵,引领发酵茶转型升级。
普洱茶茶发酵工艺从自然陈化开始,到1974年后有了人工渥堆发酵,未来我们将走向益生菌发酵。通过人工数字的化的控制发酵,调整发酵茶的风味。我们发现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有9种有益嗜耐热微生物,可用于人工接种发酵,减少杂菌污染。可以根据这9种微生物比例的调整,形成不同风味的微生物发酵茶。将来市场上将会出现3种工艺的普洱茶:自然陈化的生茶,渥堆发酵的熟茶,益生菌发酵茶。
第四,云茶引领茶业数字创意新经济,建立云茶数字创新产业。
盛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台湾几个文化创意品牌,启发大家通过创意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可以深度挖掘云南的农耕文化,为云茶寻找独特的创意点,建立云茶数字创意产业。
盛军教授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延长产业链。他说自己总是在思考未来,讲演过程中,他还介绍了其团队在近十年中的科研成果和发明的专利产品,让大家大开眼界。两个多小时的讲演,大家在茶科学的世界听得非常陶醉,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讲演最后,盛军教授饱含激情地说:“云南错过了一个时期,不能再错过一个时代!这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一定要多想未来!对未来的设计是为了做好现在,不管想不想,未来都会来,与其想还不如现在就做,想到就做,永远都不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弘益将邀请更多普洱茶方面的权威专家学者,知名茶人: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安全学院院长龚加顺教授、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校原院长邵宛芳教授、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创始人张芳赐教授、国际普洱茶评鉴会评鉴主任张顺高研究员、云南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专家高照教授、国际普洱茶评鉴委员会评鉴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苏芳华先生、国际普洱茶评鉴委员会评鉴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何仕华先生、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专家、弘益大学堂、云南弘益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乐骏先生等在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康乐茶文化城、昆明雄达茶文化城开展公益讲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