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小青柑茶膏 > 茶膏茶粉 >
中国茶膏简史

    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往往被茶学专家们所忽视。那就是古代的茶人,或者说极少数的“能工巧匠”一直在不间断地做着一种尝试——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并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可饮用的超级茶产品。也许,这种实践由于涉及面极少,不是茶叶发展的主流,没有纳入茶学专家的视野。但它后来却逐渐演变成高端茶叶的一条分支。
  
  这是一条非常了不起的分支,也可说是一条“高贵”的分支。因为沿着这条线走出来的茶品,都被冠于“贡品”的头衔,游荡于皇宫之内,成为历代皇室的“奢侈品”,历经千年而不衰。
  
  ◆中国唐代初现茶膏的雏形。陆羽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个将茶叶中出现的“膏”(茶叶加工后出现的膏化物质)记录在《茶经》里的人。陆羽的发现对后人起到了极大的启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一词竞悄然出现了。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洲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宋代:茶膏的形成。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其中“玉蝉膏”就是白茶膏。
  
  ◆清代出现了普洱茶膏。清代的普洱茶膏分为两个时期,雍正之前为云南大锅熬制,乾隆开始进行改制,由清朝宫廷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创造了一种新的“压榨制膏”工艺,将茶膏推向了极致。
  
  ◆1792年(乾隆57年),却做为国家礼品第一次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普洱茶膏就此流入海外。以后,它又成为馈赠外国使节及要人的礼品之一。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官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消声匿迹。
  
  ◆2004年,普洱茶膏又悄然出现。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将鲁迅先生保存的普洱茶膏(3g)拿出来拍卖,轰动一时。
  
  ◆2005年,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沿着清朝宫廷的“压榨制膏法”的思路,用现代生物科技的“低温萃取”和“低温干燥”等技术手段,第一个将普洱茶膏作为成熟产品推向市场。是传统普洱茶膏的升级产品。
  
  ◆自2006年至2012年,云南省博物馆、北京恭王府博物院、中国普洱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茶膏博物馆等机构分别收藏了蒙顿茶膏的极品。
  
  ◆2012年岁末,熹园茶膏正式面世。其首批精品茶膏为“大红袍”、“铁观音”、“白茶”、“龙井人家”。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7-1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