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谈到茶之器,基本上我们可以简单将之分为四大类:一、冲茶器;二、附属茶器;三、煮茶器;四、茶车。
一、冲茶器
(一)大壶:
◎起源:大壶定义简言之就是壶较大,容量较多,大约明朝开始盛行,自明太祖废团茶,推行散茶衍生而来,早期是家庭必备茶组,放在客厅桌上,为平日饮水便利及待客奉茶之用。
◎用法:大壶泡茶时需注意置茶量少一点,浸泡时间勿太久,这样开会时使用,不断冲泡才好;目前大壶一般人使用重视便利性,故可视个人需求选择茶类使用。
◎拿法:视个人及壶的状况别不同。
(二)功夫茶壶(又称小壶)
◎起源:相传自明朝金沙僧开始,有小壶的制作,不论在土质、造型、诗词、隽刻等,都有其艺术价值,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依其把的拿法,也是一般人最常听到的称呼方式。
◎种类:一般常见的功夫茶壶,又可区分为六种,分别为正把、倒把、提梁、侧把、飞天、握把。
◎拿法:我们先介绍正把、倒把及握把,其余三款,则需视个人情况及壶的造型别适用之。
1.正把壶、倒把壶 以大拇指及中指拿起壶把,食指 抵住壶钮,手自然放松,回正时以无名指及小指 扶正即可。
请特别注意第一张图与第三张图,手指头拿法的不同点。
2.握把壶拿法为,以指尖拿住壶身,手掌心空出来,手碗不用力。
◎用法:待茶之礼的课程,再与各位详述,本期仅就各式小壶先行认识之。
(三)盖碗:
◎起源:盛行於明清时期,可分为杯身、杯托、杯盖三部分,其演进过程为先有杯身,后有杯托及杯盖,功能是固定、保温、卫生之用;可当冲茶 器及附属茶器使用。
◎拿法:泡茶五个步骤即一启:掀盖;二收:纳茶;三扣:分茶;四运:运碗;五落:回收。
◎用法:冲茶的分量是 水注入后,茶七分满、水八分满。
备注:附属茶器的古礼如盖碗当附属茶器时,主客之间应注意的礼仪 是,当客人一次喝一口,喝了三口就喝不到茶 了,主人若没有再加茶,意思就是要送客,主人若还未送客,则应在客人喝第二口时就加水换茶。
(四)茶碗:
◎起源:从唐宋时期使用,而在近代时期茶碗可分有流、无流,无流的亦可以当为个人用茶具,两者皆为日韩抹茶道之 冲茶器。
◎用法:置茶量适当,分茶时搭配茶匙或汤匙使用,茶叶完全泡开后,将茶叶捞至碗边;个人使用时放三、五颗茶冲泡 ,冬天一人一碗很温暖,夏天也可用冷泡法。
◎拿法:待各式冲茶器运用的课程,再作详细的说明。
(五)评鉴杯:
◎起源:是国际评鉴杯,乃国际间用於客观评鉴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水色之用。
◎用法:评鉴杯容量为一百五十CC,取茶叶三公克,冲一百度热水,浸泡五至六分钟,等待茶汤冷却五、六分钟即可进行评茶。有关於评鉴杯其余细节,於比赛茶章节时再详细介绍之。
(六)同心杯
◎起源:原是办公室,泡茶方便使用的茶杯,因加了滤心顾名思义称为同心杯,方便分离茶叶与茶汤之用。
◎用法:直接置入茶叶於滤心,约铺於滤心壶底即可,一般来说可冲泡两次饮用之。
二、附属茶器
■闻香杯、饮杯:通常高杯称为闻香杯,矮杯为饮杯,一般杯子可分为敞口、直口、翻口、缩口四种器型。读者可试试看那种器型比较能表现香气或是喝茶顺口。
■杯托、杯垫:其功能为让我们在泡茶时,杯子有个定位,避免杯底水渍沾湿桌面;杯托在有较多茶席的茶会中,方便客人拿著走,却不能吸水,杯子会黏底或容易滑动;杯垫因属布制品,吸水性强,缺点是不方便拿著走,所以可视状况使用杯托或杯垫。
■茶海公道杯:早期中国人泡茶是没有茶海,相传是从西方奶盅演变,所以造形像西方国家的奶盅,其功用为均衡茶汤及方便主泡者分茶。
■茶盘、茶承:传统湿式泡法时使用茶盘,其功用为承接茶壶多出来的水,装水量较多;茶承功用同茶盘,装水量较少,所以一般都是乾式泡法使用。
备注:所谓的湿式与乾式的不同,在於水量的使用,乾式特别重视桌面的乾爽。
■盖置:泡茶时用以放置壶盖,让壶盖有个定位,兼具卫生的功能,其大小搭配壶盖使用之。
■渣方:为泡茶时用来放置茶渣的器皿,使用时茶渣容量不超过八分满。
■水方:为乾式泡法时用来盛废水之用,配合杯子的水量、温杯、温润泡、洗杯水量加起来不超过八分满。
■茶洗:放置待洗茶具或洗好茶具,可选用椰子壳、木头等,碰撞声音较小。
■壶垫:放在壶与茶承中间,可保护壶减少碰撞,但其缺点易脏,要常更换。
■茶则:唐朝时即有的茶器,用来取茶、测量茶叶量及观赏茶叶。有很多形状,基本上功能都相同,名称统一为茶则。
■养壶垫:一般是湿式泡法时使用之,用来垫高使壶不会浸到水里,以免养壶时形成两种颜色或水痕,但目前因多是乾式泡法,所以较少人用。
■茶匙:分平匙、弯匙两种,使用时分乾的湿两边,一般尾部尖细一端,用来取茶(乾用),宽的部份则掏茶渣(湿用)。
■茶夹:夹取茶渣用,尤其提梁壶,有些角度不易掏茶比较需要用到。
■过滤网:过滤茶汤中的茶末,但不锈钢会改变茶汤品质,且要斟茶时过滤网要摆那里呢?也有卫生的疑虑,其实并不是很必要的茶具。
■奉茶盘:顾名思义为奉茶用,应先放在桌上,再双手奉上茶汤。
■茶巾盘:放茶巾的器具,现在较少人使用。
■茶巾:布制品,功用为擦拭泡茶时所产生的水渍。最好准备两条茶巾,一条擦壶;另一条擦拭桌面或其他有水渍的地方,用途是诉求卫生,一般放置主人右边。
■茶炙(炙茶器):不是泡茶都需要炙茶,适用於不新鲜之茶或增加品茗乐趣。炙茶时翻动茶叶,均匀受热,让茶叶二次烘焙。
■茶仓:放置茶叶用的罐子,大小不一,也有外出款,携带方便,但一般若使用茶仓还是会走味,除非是存放陈年老茶,否则须尽快喝完,存放时特别注意避免高温、日光、潮湿、异味。
■壶包、杯袋:装茶壶及茶具的袋子,方便携带保护茶具。
■茶棚:置放茶具的地方。一般以前都使用谢篮较多,像耕读园出品的茶具倌皮箱,就是针对茶具专门设计的茶棚,内部已设计有茶盘、奉茶盘携带方便且每个茶具都有定位,在安全或实用上都已考量在内,家居或外出品茗皆适宜。
三、煮水器
■烧水壶、煮水器:有不同的材质与款式,各有其优缺点,像耕读园的烧水壶造型古朴,铝合金材质,安全耐用易携带 ,配上竹制壶把实用大方,是行家最爱的选择。
四、茶车:
款式多种,要注意避免空间异味产生,最好能有多功能是比较理想。如耕读园的两款茶车,除良好材质外,内附茶盘及放置其他茶器的空间规划,不占空间又多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