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世界里,茶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神奇的,文化载体,它是积淀下的悠悠千年,却也依旧在这个尘世淡淡的浮荡出袅袅一烟。可解渴,可修性,可独品,可聚友,可入俗,亦可风雅。他朴实,朴是田间地头,实至起居待客。开门的七件事里,它也分去一席。它风雅,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禅宗佛学里,它更是一种意境
午后阳光明媚,窗明几净,兰草青翠,金桂漫开。冲上一杯明前的绿茶,看茶叶在水中轻舒慢展,端起杯子,茶氤将绿茶特有的草木香升腾,恍惚间,就有了一品弥漫画了思绪,浮沉间,再品隔开了往事的意味。
年少时的茶香,是儿时暑假到农村小住的时光。每到双抢时节,我唯一能干的活,并十分喜欢干的,就是去田间送茶。家家都是那种大的提梁青花瓷壶,泡的也都是一种叫十八片的粗茶。不同的大约是装壶的蓝:藤蓝、竹蓝、还有配的不同样式的兰边粗瓷碗。那时还不知道茶需要赏,只是一碗下肚,渴意全无,涩涩的苦,后回出了淡淡的甘。朴实解渴,是对茶最初的印象。 冬日里关于茶的记忆更为温馨,吃过晚饭,外公把茶壶随手往还余碳的泥炉上一垛,炉中的余火不致将茶汤煮沸,但却总烫烫的。红的泥炉上端坐一壶,炉中白灰中有若现的火星,壶里清水绿茶,是满屋的详和。神奇的是,炉中的炭火慢慢将绿茶烘焙出红茶的醇厚凝滞,酿出满屋的温暖厚重。一壶茶,细细地被炭火炙烤,烫手的温度令人满足,冬天再长再冷,一壶茶就能够抵挡一切。
那些场景是永远也无法复制的了,但我对茶那种无法抑制的喜爱却在岁月流转中越来越浓,再也不似少年时,单单视茶为解渴的一种饮品,驱寒的工具,而是无由的喜欢细品茶在焙制冲泡中智慧,以及那些令人惊奇的百般滋味了。
人生的万千般感慨何尝不似茶万千般口味,只要你热爱它,愿意去品它,它总能带给你欣喜。“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自己开心就好。挑上自己喜欢的人茶器,约上三俩个好友,泡着合乎时令合乎口味的茶,在煮水、净器、暖壶、置茶、醒茶、洗茶,泡茶、分杯、轻啜,拿起、放下、拿起、放下的过程中,所以的闲聊都是一次次对心的按摩和调理。心就那么不知不觉的打开和放下了。
不记得谁说过茶真正的秘密就是人在草木间,吸收天地之精华,只要一盏清茗从容在手,你就能找到一种简单的坦然。很喜欢白居易的那首诗:“食罢一觉醒,起来兩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人生如茶,在沉浮中渐渐越发出味、归于平淡,回味属于自己或懂你的人才珍惜的味道。
茶如人生,自古茶道七分满,留与三分做人情。在倒与受的过程中学会容的空间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