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融汇了儒家、道家及佛家精华,成为东方文化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或者简单的讲,品饮者对茶的觉悟,称作茶道。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如同参禅一样,研究公案、阅读禅宗史料充其量只能算作文字禅,其实和悟道没有多大关系。在茶道史中,文人墨客,僧俗乃至帝王,茶人辈出,星河浩瀚,出现了许多热衷于品茗艺术的文人雅士。如大诗人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墨客颜真卿、唐寅,以及康熙帝、乾隆帝等等。茶与僧道更有不解之缘,例如号称诗僧与茶僧的皎然,尤其禅师赵州和尚的禅语“吃茶去”,更是茶室之内常常悬挂的珍贵墨迹。中国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使人顿悟以达物我两忘的境界,也便是一种心灵的自由自然之境,历史上的茶人已至于此。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日将茶道艺术重新提出,更有其哲学意义上的崭新性,希望倡导一条心灵自由之路,或者回归自然之路,像一片甘霖,涤荡心胸。
把饮茶从生活领域提升到精神品饮和艺术创造的高度,不但使饮茶程式化,更使饮茶艺术化。或以语言文字入茶,或以艺术修养入茶,或以佛法禅机入茶,或以自我人格及大自然的真情入茶,使中国品茗艺术真正从日常煎点提升到精神品饮的境界上来,茶道过程中那种雅洁、清静、空灵、平和、率真的精神追求能逐步完善,为中国茶道的最终确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茶还有另外一种性格,称之为“不移”,以此来赞美朋友间长久的友谊之情亦不为过。茶的宽容、优雅、冷静又何尝不是友情的一种表现方式?只有在“心定气闲,知己于前”的境地中,方能领略到茶之真味。这里的与子同饮已是一种性灵之求,静汲天地钟灵万物之精英气息,“拨花砌,爱庭荫,清风逐人。”古有“高山流水”的故事来赞美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遇之情,共同领略“巍巍乎在于高山,扬扬兮在于流水”的音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