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印江县茶文化初探
印江县茶文明史兴起尚早,形成了独特的印江茶文学、茶文化,茶诗动人、茶俗浓郁、茶歌幽扬、茶舞优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以茶待客,以茶为礼,以茶行道,以茶传情;茶文化在这块神奇土地上无声传播,世代相传,谱写了一曲曲传统茶文化之歌。
1992年,中国茶叶科研所所长陈宗懋先生到印江考察后,挥毫赞誉“得天独厚,景美茶香”。 在印江茶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印江茶文化,留下了许多茶歌、茶诗、茶舞、茶故事、茶叶传说、茶艺作品等宝贵的精神财富。
 
贡茶文化
团龙贡茶产于梵净山西麓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永义乡团龙村,闻名遐尔已近六百年历史。《明实录》载:“思州方物茶为上”。明洪武二年,朗溪司迎恩洞柴姓洞民到酉水和澧水挂青返还时带了部分茶叶种子在团龙试种,由于气候土壤适宜,长势良好,柴景良发动洞民山前坡后,屋周院落都种茶。明永乐七年,由湖南辰溪、沅溪、澧溪、及四川部分商人、游民定居印江和朗溪,与梵净山地区家居苗民通商,把低廉的土特产带出去,久而久之,这些商人在梵净山中建立绿茶基地,制作外销。朗溪蛮夷长官司便用团龙茶王树采摘来的茶制作上贡,皇帝非常赞誉,准抵皇粮,史称“团龙贡茶”。《柴氏族谱》载:“永乐辛卯,广征方物,土司追逼,苦于无奈。制茶祖急中长智,以团龙葺茗而献之,上大悦,恩为宠物。”团龙茶进入皇宫,准抵皇粮,梵净山地区纷纷垦植茶园,掀起了种茶、制茶高潮。团龙贡茶,走红明清,直到民国三十四年止。
 
佛茶文化
梵净山是佛教名山,早在明代就与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为鼎足西南的三大佛教名山。登梵净山拜佛,山麓、山腰、山顶均有数十座寺庙,进入梵净诸庙,仙茗飘香,茶师高道汇聚。据《茶叶志》载:宋代,佛教传入贵州并在印江建西岩寺,到明代梵净山佛教兴盛起来。寺院提倡僧人种茶、制茶,并以茶供佛。僧侣围坐品饮清茶,谈论佛经,客来敬茶,并以茶酬谢施主,茶叶供不应求。
 
土家罐罐茶文化
罐罐茶是印江土家人品茶一绝,团龙尤盛。相传,团龙曾有一位土家老人,因寒潮受风凉,积食难消,吃药不解。无意间用土罐罐煨浓茶独饮,顿觉神清气爽;次日又饮,食欲恢复正常。这位老人惊讶不已,又煨一罐浓茶,放一枚小铜钱浸泡在里面,隔一夜,小铜钱竟然化掉了,此事张扬,传到朝廷,皇帝亦想饮此茶。
煨罐罐茶很讲究,先用武火将土茶罐中的水煨沸,1—2分钟,盖好茶罐盖,然后用文火煨沸,掺入少许冷水于罐中,待茶叶沉下去,再用文火煨沸,退至一旁冷却到70℃,即成。趁热食之,融口、回甜、清香、爽精提神。据《本草纲目》对茶的药用功能记载和著名保健学家胡季华等专家验证,罐罐茶含有30%以上的茶多酚,有止渴解毒、利尿通肠之功,化积消食、提神醒脑之能,是人们闲时修身养息,细啜慢品的最佳饮料。有歌云:“罐罐茶,罐口叉,提神醒脑俗中雅。”
 
在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中,勤劳智慧的土家人还将罐罐茶与生活紧密结合。若是患伤风感冒,可把小块生姜洗净拍碎,放入茶罐内与茶叶一起煨,睡觉之前喝上半碗,次日就会大有好转。这早已成为土家人治疗伤风感冒的良方,人们把这种茶称做“姜茶”。更有升级版的“姜茶”是这样做的,在水中加入茶叶、生姜、辣椒、芫蓿、食盐,甚至猪油一同煨煮半小时左右,倒出趁热喝,顿时,烫、热、辣、辛、油、咸齐上心头,直叫人喝得泪流满面,大汗淋漓。然后再捂住被子继续狠狠地出一身汗,汗罢再冲个热水澡,感冒保准一个好。如在刚从罐内倒出的热茶中搀入两小匙蜂蜜,还能润肺止咳,对上年纪的老人尤为有效。人们把这种茶称做“蜂蜜茶”。
古谚曰:梵净山兮九十九条溪,谁人识得到兮,金子、银子用撮箕。这首民谣道出了佛教名山——梵净山的神秘,也暗示梵净山有取之不竭的宝藏。梵净山脚下的印江土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泉水煮茶,代代相传。他们种茶、采茶、制茶、喝茶,追求着茶艺、茶道、茶德、茶俗等生活,精神倍增,财富聚集,构成了一道印江多姿多彩的茶文化,为草木葳蕤的梵净山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成为梵净山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作者:贵茶杂志社
日期:2018-06-0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