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从茶器入手学习冲泡技巧
要泡好茶一定要懂茶器,泡茶技巧的关键之一在于温度控制。
瓷器散热较快,紫砂器相对保温,因此也利于不同茶性的茶。
生茶宜用瓷盖碗,熟茶宜用紫砂壶。
茶汤是一种有滋味的热水,其滋味尽在温度中释放。
陶和瓷的区别就在于对温度高低和温度保持时长的不同。
温度的高低可以人为的掌握,但是保温只能交给器材。
那么常见的瓷盖碗、朱泥壶、紫陶壶、紫砂壶、哪种更保温?
答案在于气孔。
质地较为疏松的紫砂壶拥有最多的气孔因此最保温。最不保温的则是瓷盖碗。
瓷器、精陶、粗陶分别具有不同的散热,保温的特性,精准的掌握不同的茶器特性,将更好的在不同茶器中完美释放茶味。
 
说茶器自然而然的就先想到陶瓷。
陶瓷取材天然,工艺精巧,美感自然,耐高温而不影响茶味,在唐煎、宋点、明泡这些变化着的喝茶习惯里一直是茶事器具的首选。陶瓷茶器的存在像金字塔基石一样坚定稳固,千百年里没被任何材质取代过,枝繁叶茂的发展生长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追求茶事到一定程度的人必将追求茶器,追求茶器的人基本都干过蹲守窑口买买买的事,更有终极追求好器的人自己出手设计制作,比如陆羽和千利休……
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在茶圈里常听见这样的责备声:那些茶都不喝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能用得了的茶器!但是陶、瓷、青瓷、青花瓷都分不清楚的茶师更像是捏着车钥匙但没有驾驶技术的人,直接上不了道。
是的,越懂茶器才越能上道。茶师坐上茶台,泡茶就是能立见其职业修养的技术活。温度、时间、茶水比,树种、老嫩、浸出物……种种因素可以从手里的茶器去掌控技术。
古文背完了。来,拿起放大镜去清楚地盯住一个点看一看气孔是如何影响陶瓷,影响茶汤的温度。
 
把陶瓷这个词语分开后是两种品类——陶与瓷。
上万年前任何一片陆地上生活的远古人都会烧制陶器,陶器古老而又原始,地下有黏性的黏土都可以取来制作器皿,后来人类学会用火炼铁冶铜,烧制陶器的温度也从原始的六七百度,上升到一千多度。陶冶这个词也说明着制陶和冶金互生的技术变化现象。
汉唐时期的中国人冶炼金属技术已趋近完善,对制器黏土的颜色、质地研究后采用净白的高岭土(名字带个土字的一种矿物)来制作器皿接着又掌握了上釉技术,聪明的大脑加先进的技术使中国产生了另一种文明——瓷器。
陶与瓷的区别就是,瓷器必须在1280度以上的烧成温度,质地紧密更加坚固,瓷器透光不透水、不透气;
陶器低于1280度也可以烧成,打碎后会看到断裂面有气孔,陶器透水、透气不透光,胎质越紧密的陶,气孔越小,精陶透水、透气就弱,反之粗陶气孔更大,胎质疏松透水、透气就更强。
 
作者:陈若睿
日期:2018-07-2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