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普洱茶兼具品饮价值与收藏价值,且因时间的不可逆性,更是供不应求。如今,一片陈年普洱茶的价格可谓与新茶背道而驰,仍处于不断攀升之中。
原因无他,因为当时的普洱茶多半是入港仓的茶品,并转化出独特的港仓普洱茶味,与今天许多干仓存放出来的普洱茶,茶汤口味并不相同,因此当时的市场就以为普洱茶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
一、1990年代前后的普洱茶市场
1990年代前后的普洱茶没有受到市场注意是很正常的,因为市场上的普洱茶价格低廉,较少茶商有兴趣研究整个普洱茶的系统,加上有关普洱茶的信息并不流通,相关茶书也只有寥寥数本,更没有网络论坛可以与资深收藏家交流,致使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认识不深。
旧时候在香港市场,多半只是一些愿意花钱购买好质量的收藏家、品鉴家会注意上普洱茶。
不过,话分两头,相对现在来说,当时想要学习品饮普洱茶并不困难,因为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买到各式各种的茶饼作样本,然后把它们组织好及排列起来,就可以了解到不同年代普洱茶饼,例如印级茶、七子饼茶和新出产青饼茶等茶饼之间的差异与变化。
1990年代时期,不少已有一定年份的普洱茶并不昂贵,当年不少港澳台的普洱茶爱好者都可以轻轻松松负担的来。有把旧茶存下来自用的消费者,今天不少已是资深的收藏家,喜欢就可以喝到好茶。
二、陈年普洱茶价格难以回跌的原因
虽然在2007年普洱茶的价格经过一轮大洗牌,但影响最深的只是新茶,而对一片真正的陈年普洱茶,其价格与新茶的背道而驰,仍然不断的向上攀升。为何会这样?
也许,是因为新手们误解了“泡沫”一词,以为举凡价格不合理地飙涨的,就可以冠上“泡沫”一词,例如:科网热泡沫、信贷泡沫等等。说得浅白一点,“泡沫”一词是指资产价格超过其本身价值的现象,只因短期持有者坚信可用更高的价格出售。
显然,2007年新茶的行情是“泡沫”的,因为新茶年年有,茶质又尚待陈化,那有据理支持这么高的价格呢?
可是“陈年普洱茶”并不一样。虽然,新茶与老茶同样是茶商品,是给消费者泡来品茗的,但两者的性质并不相同,老茶可以现喝,而新茶多半只是收藏着,静待其陈化。
经过过去一年的普洱茶价格大波动,原本不认识普洱茶的人们,也因此而认识了它。
结果在普洱茶爱好者人数有增无减的情况下,“陈年普洱茶”是供不应求的。那么,其价格又哪有空间可以掉下来呢。
况且普洱茶很特别,是一种讲究“陈化”的商品,当其口感越来越好的时候,为了可以当下品尝,不用再等,很多人愿意花钱购买。
“陈年普洱茶”喝一饼、少一饼且不能再生,这一点是普洱茶爱好者都清楚的。
虽然高价普洱茶只是繁荣社会上的奢侈品而不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少喝甚至不喝也没有关系,但“陈年普洱茶”的独有口感,与其所带来的品茗乐趣,是其他茶品无可比拟的。
加上品饮“陈年普洱茶”是一种带有文化色彩的乐趣,耐人寻味,所以基本上是难以找到了百分之百的代替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红印圆茶”的价格也就不会一升再升。
由此推论,“陈年普洱茶”价格就很难回跌下来。
三、普通茶友可选择中期茶
事实上,怀念“陈年普洱茶”以往的低价,对今天的初学者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今天的陈年普洱茶并不像10多年前那么便宜,而普洱新茶却还没陈化完成,不算好喝。
那么,建议茶友选择中期茶。一般而言,“中期普洱茶”泛1996~2007年间的茶品,这一时期也是纯料大树茶兴起的一个小高潮。
相对于新制的新茶来说,中期普洱茶已有一定年份的陈化,具备较好的适口度,同时,其价格又不似普洱老茶一样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可以说中期茶的价格能被大多数茶友接受。
回望1996~2007这十年间,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淘洗,中期普洱茶市场也出现了一些真正的精品,如福今大白菜班章系列、勐海茶厂绿大树系列、中吉号纯麻黑系列、昌泰2001~2003年间的七子饼,等等。
中期普洱茶已逐渐成为了普洱茶界的主力,当然目前它仍无法撼动普洱老茶的元老地位。但中期茶是一位处于过渡期的大龄青年,假以时日,必有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