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肇《唐国史补》卷之下的记载,唐代有许多著名的茶叶产地以及著名茶叶,有如下一些:
	  剑南:蒙顶石花
	  湖州:紫笋
	  东川:神泉、小团、昌明、兽目
	  峡川: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
	  福州:露牙夔州:香山
	  江陵:南木
	  湖南:衡山
	  岳州:含膏
	  常州:紫笋
	  婺州:东日
	  睦州:鸠坈
	  洪州:白露
	  寿州:黄牙
	  蕲州:蕲门团黄
	  其中剑南蒙顶和湖州顾渚所产的茶叶,在唐诗里也屡见赞美之词。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茶叶的饮用方法,除了今天常见的各种方法之外,类似于日本“抹茶”的,也比较普遍。有诗为证:
	  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白居易《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
	  正是阶前开远信,小娥旋拂碾新茶(司空图《暮春对柳二首》)。
	  高户闲听雪,空窗静捣茶(郑巢《送象上人还山中》)。
	  野色生肥芋,乡仪捣散茶(薛能《西县途中二十韵》)。
	  诗中的“碾”和“捣”,指的就是抹茶的制作方法:将茶叶放在臼子里碾压成粉末状。饮用之时,再以开水冲泡,用茶筅搅散。事实上,今天日本流行(又出口转内销回到我国)的抹茶饮用法,就是从我国传过去的,时间大约是在宋朝。这又是一个“礼失而求诸野”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