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扒抗战时期的重要人物都爱喝什么茶?
毛泽东:爱喝隔夜茶
毛泽东平生最爱喝浓茶,而且爱喝隔夜浓茶,他总是晚上睡前让工作人员沏好一杯浓茶,次日醒后由工作人员端到床前,喝完隔夜茶就读报,然后才起床、洗漱、吃饭。
毛泽东精通历史,深知华夏以茶道著称于世,对茶叶历史与茶道文化十分娴熟,他喝过的茶叶,有豫毛峰、梅家坞、铁观音、碧螺春、云川沱、汉阳峰、毛尖等品种,他认为这些都不理想,最后选中了清香甘醇爽口的龙井茶。
因此,在他的案头,时刻要摆着一杯热气直冒的龙井酽茶。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为他准备两热水瓶的开水,不停地放入新茶叶,供他饮用。这样,他每月大约要喝4斤多龙井茶,可谓开销不小!尽管他很节俭,但抽烟和喝茶则乐于花钱。他一再叮嘱工作人员不得揩公家任何油水,烟茶全部用他的工资开支,即使参加公务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怀仁堂、钓鱼台喝茶,他也要跟其他人一样,按“一杯茶,一毛钱”付款,这些地方都用登记本作记录,中央首长的吸烟、喝茶钱,每月结算一次,按时付款。
至于毛泽东外出开会、调查、视察工作,都是自带茶叶和茶杯。他也品尝地方名茶,如在长沙,他就喝家乡“君山毛尖”,喝完也要付款,这已成了习惯。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待场所用的是景德镇茶具。汪东兴一次回江西老家,特地到景德镇瓷厂联系设计生产印有兰花图案的茶杯供毛泽东接待时使用,为与客杯区别,毛泽东的茶杯为单株兰花,待客杯为双株兰花。半年后汪东兴陪毛泽东巡视南昌时,顺道去景德镇取回兰花茶杯。毛泽东看后十分钟情,从此就一直使用单株兰花杯,工作人员每天就用这种专用杯为他泡茶。毛泽东经常教育身边工作人员:“你们要记住,人家找我们,就是我们的客人,客人找上门来了,我们一定要用烟茶热情招待。”
毛泽东病逝后,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竟然只有几个兰花茶杯,连像样的茶壶也没有。他终生喜茶并善品茶,可茶具却如此简陋,人们为之感动,深深敬佩开国领袖一生艰苦朴素的崇高精神境界。
孙中山:“茶为国饮”
孙中山知茶爱茶,认为“茶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称“茶为国饮”。他把茶提高到了民生的高度,对茶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1912年10月,时任国民党理事长的孙中山,乘“联鲸”号军舰在长江下游考察实业。他在芜湖铁山休息时,品尝了太平猴魁,赞不绝口,连称好茶,茶兴正浓时,为茶商南山挥笔题词:“饮杯猴茶,如得知己,可以无憾”。
从1912至1916年,孙中山曾三次到浙江巡视,并品茶论泉,对虎跑泉作有赞美。据记载,1916年盛夏8月16日,孙中山第三次自上海到杭州,先至江干一家小茶店品茶稍坐,随后即登六和塔最髙层观潮,下塔后由南山后别径至虎跑。虎跑泉清澈甘甜,沁人心脾,孙中山掬泉饮之,顿觉暑热渐消,精神大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味真甘美,天之待浙何其厚也!”
邓小平:爱喝龙井茶
邓小平爱喝龙井茶,也爱抽点烟,在三年困难时期,一向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卓琳对丈夫舍得开支。每天上午下午,她各给丈夫泡上一杯浓浓的龙井。邓小平喝后,她自己则接着喝剩下的茶根。
周恩来:“啜英咀华”
周恩来总是沏龙井茶招待国内外宾客,曾经先后5次到梅家坞视察,十分关心龙井茶的生产,还留下“啜英咀华”佳话。
刚进北京城时,首长们开会,服务员都要立刻冲好茶。周恩来一接过服务员递来盖着盖的茶杯,便及时揭开盖子呷两口,然后才放茶杯。休息时,他对服务员说:“小鬼,你会喝茶吗?冲好茶水,揭盖要及时,头两口茶香最浓,就是带着热气喝,放久了茶香就差多了。”时间一长,服务员都能恰到火候地将茶水送到周恩来面前。
周恩来召开的会议,会议灶是不变的标准:冬天只有一个大烩菜,夏天限定四菜一汤。几十年没有例外。按当时的工资及物价标准,高级干部须交8角饭钱,工作人员交2角5分饭钱。就是喝一杯茶,也要根据茶叶品种和质量,交1角或2角钱。他说:“不在钱多钱少,重要的是不能惯出毛病。”
刘少奇:喜喝烟熏茶
刘少奇特爱喝烟熏茶,每次家乡人给他捎烟熏茶,就如获至宝一般。工作疲倦时,只要喝这种烟熏茶,他就会倦意全消。
朱德:品茶赋诗
朱德爱饮茶,是个典型的茶迷。每次外出视察,若遇茶园、茶场,必去参观。1959年朱德委员长视察庐山植物园,品茶后即兴作诗《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