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什么样的茶树算大树?什么样的茶树又算古树?
关于这组概念,这篇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大树的背后是树形,古树的背后是树龄
2、茶叶的品质密码
3、树龄背后的玄机
1、大树的背后是树形,古树的背后是树龄
“大树茶”和“古树茶”这两个名词在普洱茶市场中是高频词汇,它们代表着高品质与高价格。与之相对的“小树茶”则代表相对的低品质与低价格。
“大树茶”是什么呢?它的重点在于树形,当茶树具有成熟的树型,有一人多高甚至更高,采摘时需要人爬上去的,就称为大树。
当然,“大”不是绝对的,是相对于“小”而言,不同山头,不同村庄,对于大树茶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一定比当地的小树茶要大,要成熟。
“古树茶”是什么呢?它的重点在于树龄,当茶树的树龄达到100年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样的树叫古树。
一般观感上来说,树形大与树龄大是相伴的,树龄大的树往往树形也大,同样,树形大的树往往树龄也大。
但是由于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矮化等原因,却可能出现很多树龄很大,但是树形却很小的情况。于是,古树与大树这两个概念就出现了分离。
那么,对于茶叶的品质而言,究竟是树形更重要,还是树龄更重要呢?
2、茶叶的品质密码
茶叶本质是一个农产品,农产品就要符合农产品的品质规律。
与农产品品质直接相关的是什么?是有效营养供应与产品产出量的比例。
这里举个我常用的例子:比如种苹果,假设一棵苹果树,自然状态会结出100个果子,但果农不会让它真长出100个果子,而会疏花疏果,只让长20个。这20个果子肯定就比100个果子要好吃,因为所有的营养都供应给了少量的产出。
对于茶叶而言,在土地肥力,环境海拔,品种三个方面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树形就决定了产量。
小茶树呈现幼年态,积极萌发,出芽率高,采了一波,过两天又长一波,总体产量极高。
大茶树则处于成熟态,没有积极萌发的需求,发芽率低,一般一年就一两波采了就没了,产量极低。
因此同样条件下,大树茶的品质高于小树茶。
进一步说,大树茶如果长期做增产管理,让茶树的出芽率增多,在同样的营养供应下,品质也会降低。
而小树茶通过藤条茶等管养手段,降低出芽数量,使养分集中供应少数芽头,品质也会提高。
3、树龄背后隐藏的玄机
需要注意一点,茶树处于幼年态还是成熟态是由树形决定的,而不是树龄决定,为什么呢?
这是植物的特性,植物的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几乎任何一个细胞都保留着复制出整个植株的能力,当成熟态植株整体受到破坏,比如把大树台乂(俗称砍头),或者是在成熟态的大树上取下一个枝条去扦插,这些相应的植物细胞就会接收到信号,再次呈现出幼年态的样貌而疯狂生长。
那树龄到底有什么意义?接下来讨论这一点。
首先,我们做一个假设,树龄不大,树形却很大的茶树,有没有?
有。
茶树生长的速度、长成的大小,与品种、营养供应、管养方式都有关系,如果一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种在适宜生长,养分充足的地方,任其自然生长,不去采摘,二三十年就可以长成很高的成熟形态大树。
那这样的茶树茶叶品质如何呢?由于它是成熟态,产量低,所以品质会呈现出大树茶应该有的高品质。
反过来,有没有树龄很大,树形却很小的茶树?
有。
如果一株上百年的茶树,突然被台乂了,马上就进入了疯狂萌发的幼年态,产量剧增,采了一波又来一波,于是呈现出了小树茶应该有的较低品质。
那树龄没有意义吗?
不是,仔细看刚刚的表述,幼年态到完整的成熟态,仍然需要二三十年的生长时间,这对于投资来说,简直长到不可理喻。所以树龄在这个意义上解读,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是如果不看树形,而单单执着于茶树是否满足100年的树龄,则未必能找到好茶。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讨论的空间,市场上好几百年的古树茶,究竟应如何理解?如何看待?究竟品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