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写的《卖油翁》很有深趣,讲的是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发矢十中八九,有一个卖油翁看见了只是略表赞许,康肃很生气,卖油翁却说“无他,但手熟尔。”说完,就拿出一个葫芦,再把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口,酌油而沥,从钱孔入而不湿,神乎其技。
世上十之八九的能耐事,大多“无他,但手熟尔”,并没有其他特别的地方。
识茶也是如此。
为追求口感和香气,现在普洱茶创新工艺繁多,有采用黄茶焖堆工艺,有采用乌龙茶摇青,有低温杀青,有高温杀青......各种技法层次不穷。
全国名茶各擅胜场,普洱茶之所以能在众多茶类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有两点是其他茶类所没有或不及的,一是层次丰富,变化无穷;二是越存越好、越存越香。
所以无论改良或创新什么工艺,普洱茶本身的特征是必须要保留的,否则就成了洋不洋土不土的东西。
这些行内人有的尚且都搞不清楚,何况只是喝到嘴的消费者呢。
引用卖油翁说的“无他,唯手熟尔。”要识别也简单,头尾三泡茶,十五分钟就轻松搞定。
先说明,普洱茶是不是越存越好跟味轻味重没关系。茶味轻重是因为茶树的品种和生长环境不同,但味轻不代表底薄,味重也不代表气足,就像易武的新茶味较轻但内含物质丰富,气韵深厚,而有的茶苦味重,回甘却慢,没几泡水味渐生,存放的时间再长也是白费功夫。
透过现象看本质,何其简单。
无论何种普洱茶,取茶3克,用100ml盖碗,沸水冲泡,焖盖五分钟,如此连续三回,即可识别。
你喝到的茶味就是真话。
通俗上说,总结下来就是八个字:苦而不尖,没有水味。
苦而不尖
从感官来讲,苦是普洱茶重泡的基础味,不会像黄莲那样尖锐,它的苦是厚,是醇,是饱满,是口腔的扩张器,无论再重的苦化开的时间都不长,大概在10秒左右,然后生津回甘,令人舒服。
没有水味
只要在三泡内出现水味,代表这茶的储存价值就不高。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水味,就喝一口茶再喝一口同温度的水,就会知道什么是水味了。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是最好的品茶法(下一篇写:同山不同茶、同茶不同季怎么比较优劣)。
对其他茶而言,喝到当下好喝的味道就是好。对普洱茶而言,需要再进一步,就是年年喝到好喝的茶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