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学问
由于现今的茶叶品类繁多、水质差别明显、冲泡技术各不相同、每个人泡出的茶色、茶香、茶味也就千差万别。
就算拥有好茶、好水、好茶具,如若没有掌握好的泡茶工艺和技术,要泡出一杯好茶也难度较高。
想泡出一杯好茶,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水质
水温
时间
茶量
心情
水 质
水为茶之母,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
一般水符合“源(出处)、活(流动)、甘(甘甜)、清(洁净)、轻(分量)”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
茶圣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
而在当代科学试验下,得出用于泡茶的水质评价结果——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自来水最差。
水 温
水温的不同,决定着茶汤的色、香、味,也关乎着茶叶中的化学成分释放。
一般水温会根据茶叶品类、制茶原料去调整温度。
对于较粗老原料制成的茶叶需用沸水直接冲泡,而细嫩原料制成的茶叶则需用降温后的沸水冲泡。
具体而言,龙井、信阳毛尖等高档细嫩绿茶宜用温度降至80度的开水冲泡,
乌龙茶等青茶宜用茶具烫热后再泡,砖茶等蒸压茶宜用100摄氏度以上的沸水冲泡,最好是煎煮后饮用。
时 间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与茶叶品类、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相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约200毫升的沸水冲泡,加盖4至5分钟后,便可饮用。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
茶 量
关于泡茶时茶叶用量的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在家泡茶,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为好,但茶类不同,用量不一。
倘用乌龙茶,茶叶用量要比一般红、绿茶增加一倍以上,而水的冲泡量却要减少一半。
心 情
泡茶既是感受茶香茶韵,也是与自然的对话。
在茶艺界,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之说,这正是泡茶人良好心态的体现。
唯有在平常心态下,才能泡出最优质、最纯正的口感。
其实想泡好茶,除了把握好水质、水温、时间、茶量、心情,还要讲究有序而优雅的冲泡方法与动作,
这里有八个环节:烫壶、温杯、置茶、高冲、刮沫、低斟、闻香、品饮。
总之,泡茶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学问,值得爱茶者、品茶者去深入探究。
敬茶是修养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传统,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
由于如今的社会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乐趣却是渐行渐远。
若想让自己身心在当今社会获得放松,可尝试放慢节奏,学会饮茶、品茶、敬茶。
而且在如今社会,喝茶可以当作接待来宾的方式,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忽视,并很有讲究。
通常,敬茶包含四个环节:备茶、取茶、敬茶、续茶。
在备茶中,茶杯、茶壶、托盘及装茶叶的罐、盒等茶具一定要保持洁净,待宾客坐定后,主动询问客户是否对所饮的茶有特殊的要求。
在取茶中,要用茶勺、茶匙等专用的器皿,按照茶叶的品种决定投放量,尽量不用手抓,以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
在敬茶中,茶杯应放在宾客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手指不能触及杯沿。
在续茶中,从桌上端下茶杯,双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可体现举止文雅。
当宾主边谈边饮茶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
为宾客敬茶时,有四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浅茶满酒,俗话说酒满茶半。
奉茶时倒往茶杯里的茶水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
二是敬茶动作,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
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三是敬茶表情,敬茶时敬茶人的表情要温文尔雅、笑容可掬、亲切端庄,以给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四是敬茶顺序,敬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或来宾中的年长者,
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的同仁,如果是同辈人,应当先请女士用茶。
茶艺茶道活动中的敬茶除奉茶外,还包含鞠躬礼、伸掌礼、寓意礼等礼仪内容。
在日常待客过程中,敬茶礼仪需要结合平时生活实际,不断地练习,
若是品茶者对茶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敬茶的细节不仅能体现出敬茶人对宾客的欢迎与尊重,更体现出敬茶人自身的品位与修养。
储茶的技巧
茶叶非常干燥,所以茶叶的吸附性很强,所以存放要保持干燥无味,以免让茶叶变质。
因此,对茶罐的要求较高。
储存茶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类型,比如大宗茶叶与家用茶叶的储存方法就不同,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的储存方法也会也有很大差异。
比如,大宗的茶叶贮藏,除了传统的石灰块储藏法和炭贮法外,还可以用抽气充氮法、冰柜储藏法等。
家用茶叶的储存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铁制、锡制、有色玻璃瓶及陶瓷盛器密闭贮存;
石灰、木炭等干燥剂贮存;
5℃以下的冰箱贮存;
保温性能良好的暖水瓶贮存;
新而无味、无孔隙的塑料食品袋贮存。
再比如,不发酵茶、半发酵茶与全发酵茶的储存要求与方法也有不同讲究。
不发酵茶类包括白(如寿眉、银针白毫等)、黄(如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绿(如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茶类。
不发酵茶含高量的维生素及活性的营养素,最容易受到光晒、潮气与气味的影响及破坏。一旦遭晒、受潮,茶叶便会变色、变味、变质。
储存绿茶必须防晒、防潮、防气味,要么放置于荫凉通风之处要么藏在冰柜之中。
半发酵茶主要包括青茶、乌龙茶等,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
储存青茶必须像储存绿茶一样“防晒、防潮、防气味”。
不过,由于清茶寿命较长,储存要求便可松懈些。
根据清茶的轻重焙、轻重发酵而酌时储茶,便能保存清茶的新鲜了。
全发酵茶包括红茶、黑茶等,这种茶经过完整的发酵过程,已无绿茶的特性、特质。
茶叶的本质与味道已转换成发酵之后所特有的味道。
这种味道,越久越醇,价值越高。
因此全发酵茶不需要防潮、防晒。
不过,将它密封存放还是必要的,以免受异味侵袭。
储存茶叶有一条基本规律:
不论是哪种储存法,存放茶叶的盛器要做到:密闭、避光、干燥、低温、无味,
并且盛器密闭性能越好,就越容易保持茶叶的质量,容器内茶叶保存的时间也就相对越长。
由此可见,茶叶的储存是泡好茶、品好茶的基础环节,茶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茶汤的表现与口味,储存好茶叶,乃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