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栽培 > 茶树知识 >
茶有多野,危害就有多大吗?野茶和一般的茶有什么区别?
中国人,特别爱标有“野”字标签的东西。
 
吃肉要吃野味。
 
吃菜爱吃野菜。
 
就连爱情观,无良文人也编了一句心猿意马的话:
 
家花不如野花香。
 
现在,这股“野”的风潮弥漫到了茶界,更有很多人举例说,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明确说道:“野者上,园者次。”
 
更为野茶的拥趸提供了自傲的证据。
 
但其实,陆羽《茶经》中提到的野茶,和我们通常喝的野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陆羽在《茶经》中提到的野茶,其实是野生茶。
 
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分析到,陆羽之所以得出“野者上,园者次”的说法,与陆羽经常“远远上崖层”“时宿野人家”采制野生茶的实践不无关系。
 
野生茶,指的是没有被驯化和大量利用的茶树。
 
野生茶茶系有很多种,基本每颗茶树的DNA都不一样,叶片大小和颜色也不一样,有的嫩芽偏黄色,有的偏紫红色,有的偏绿色,香气与品质都有不确定性。
 
据调查来看,云南、贵州、广东、海南、福建、重庆、湖南等7个省均有发现野生茶树。
 
以现代眼光来看,这种纯野生茶树,是无法直接拿来制茶品饮的。
 
如同山林中的野果、野菌很多不能吃一样,这种长于深山老林中的野生茶,除非经过测验,否则极有可能含有不明毒素,盲目品饮极有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如发晕、冒冷汗,恶心、头疼等),而且曾发生过中毒事件。
 
因此,吴觉农继续说到,在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条件下,采取现代技术措施,栽培的茶树,都能够获取优质茶叶。
 
因此,陆羽当年的“野者上,园者次”的观点就不适用了。
 
我们现在经常说的野茶,其实是荒野茶。
 
荒野茶也叫荒山茶、荒茶、扳树茶。
 
指的是原本经过人工种植,但因为种种原因被荒废,之后成自然生长状态的茶树。
 
比如很多福鼎的白茶,曾经由于产能过剩,茶叶廉价,很多茶园就荒废了。
 
还有一些是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队或大队遗留下来的茶园,据不完全统计,福鼎有上千亩的荒野茶园,分布于各个乡镇。
 
这些茶虽然在多年后被再次利用,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除草、不修剪,导致很多茶树像乔木一样高,近似野生茶树,在光合作用下聚集了大量营养物质,品质极好。
 
需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荒废的茶园都叫荒野茶。
 
严格来说,真正的荒野茶对荒废时间是有一定要求的。但要求的荒废时间是5年以上还是10年以上,业界目前尚无统一规定标准。
 
除了荒野白茶,还有野生老枞红茶及野放古树茶。
 
它们之间大同小异,都是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又出于种种原因荒废,长时间在大自然中生长后又被重新发现、利用的茶。
 
因此,荒野茶与那些完全自然生长的野生茶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老茶客尤其爱荒野茶,规范种植的茶园对他们来说,滋味太“乖”了,缺乏一种充足的野韵。
 
那么,“荒野茶”喝起来有什么不同,老茶客口中的”野茶韵“是什么?
 
野韵,主要来源于荒野茶中各种丰富的生化成分。
 
福安市农业服务中心的李建梅曾以荒野茶做成的红茶与菜茶进行过生化成分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1可见,荒野茶毛茶的茶多酚、氨基酸、黄酮、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菜茶,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明在独特的生态环境下放野生长的荒野茶在茶汤滋味的鲜爽度、甜醇度浓度及保健方面均优于菜茶。
从表2中能看到,荒野茶有利于降低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同时提高了非酯型儿茶素含量,从而降低了荒野茶的苦涩味,使滋味更为甜醇。
 
以上种种因素,形成了荒野茶独特的“野茶韵”。
 
总之,荒野茶在香气和滋味上的确与众不同,有着很大的优势。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神话荒野茶,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众口难调,适口为珍”。
作者:佚名
日期:2019-12-2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