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一种很健康的饮料,其中的咖啡因、茶多酚、茶氨酸等等成分,具有相当的“生理活性”。
传统上中国人喝的都是纯茶。不过纯茶对于很多年轻人缺乏吸引力——近些年来,奶茶逐渐成为时尚。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好喝”的饮料,跟茶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奶和茶混在一起喝,会影响茶的“健康功效”吗?
这个问题不仅有着深厚的“食物相克”传统的中国人关心,现代奶茶的发源地——英国人也很关心。
当人们说起茶的健康功效,总是首推茶多酚。茶多酚能够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结合——反应之后,茶多酚的生理活性还存在吗?
如果按照许多咋咋呼呼的电视节目的搞法,只要把纯茶水和加了牛奶的茶水拿去检测一下抗氧化活性,就可以得出“结论”了。检测抗氧化活性本身并不难,找一个理化实验室或者检测机构都可以完成。数字必然“赏心悦目”——在嘉宾们此起彼伏恍然大悟的夸张表情中,主持人再请专家侃侃而谈——牛奶蛋白结合了茶多酚,让它失去了抗氧化活性,所以喝茶加奶会抑制茶的“保健功能”。
但这样的表演只不过是不负责任吸引眼球的“真人秀”,而不是真正的健康科普。人类的消化道不是试管,牛奶蛋白与茶多酚结合之后,到了胃肠蛋白质还能不能被分解消化?茶多酚会不会被释放出来?释放出来会不会被吸收?吸收之后还有没有活性?这些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试管实验能够回答的。
科学家们需要用人体实验来回答这些问题。比如让志愿者饿一个晚上,先取一份血样,然后给他们喝一杯茶,之后每隔几十分钟再抽一次血样。一种检测是直接分析这些血样中的茶多酚含量,另一种方法是检测血液的抗氧化活性。这样,就得到了喝茶前后血液中的茶多酚或者抗氧化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然后,另找一天再来一遍,不过是把茶水换成了加了牛奶的茶水。
1996年1月出版的《欧洲临床营养杂志》发表了意大利学者进行的这种研究。结果是:单纯喝茶,血液中的抗氧化性经历了从低到高在到低的过程;而喝加了奶的茶,抗氧化活性完全被抑制了。这个结果跟试管实验的结果一致,似乎显示牛奶加茶消除了茶的健康功效。
科学的结论需要重复。1998年5月出版的这本杂志上,荷兰科学家发表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却是:茶中加牛奶,并没有影响茶多酚的吸收。
这两项结果是互相冲突的。谁是谁非,需要更多的、其他科学家的实验来验证。在随后的10来年中,荷兰、印度、英国的科学家们又发表了其他的一些实验,结果都是牛奶不影响茶水中多酚物质的吸收。
所以,“茶中加奶是否影响茶多酚吸收”的问题,应该算是尘埃落定。
对于这样的“奶茶”——牛奶加茶水的“原生态奶茶”来说,可以看做是牛奶和茶水的叠加,在营养方面可以忽略它们之间的反应。而对于现在市场上风行的奶茶——比如珍珠奶茶、丝袜奶茶等等,通常是含有大量的糖和脂肪(有许多脂肪还不是来自于奶油而是植脂末)。在这些奶茶的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特征面前,茶的那一点“健康功效”堪称无足轻重——纠结奶是否影响了茶的健康功效,也就相当于喝着毒蘑菇煮的汤,却在纠结着碗有没有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