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质好坏是个客观问题,不是口感上的主观判断 如果有人问:在喝茶这件事情上,你认为最大的谎言是什么?答曰:喝茶,适口为珍。
所谓适口为珍,表面看是以人为本、以自己的感受为主,但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茶本身是有“珍”的等级的,它的生长环境、树龄、工艺、存放转化条件等等这些客观因素已经决定了一款茶本身的质量,这种质量并不会因为我们主观的口感喜好而改变。换言之,口感是评判茶质量的考量条件之一,但茶的品质最终还得回归到茶本身来看。
那么究竟如何去评判一款茶究竟好与不好呢?我想追根溯源是必须的。
首先,我们得看它的“根”在哪里。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六大茶类以及普洱茶,各个茶类其实是具有一定地域性的。拿普洱茶来说,它被视作“云南特产”,也就是说,普洱茶只有云南有。在对普洱茶的权威定义里,也表明了地域的重要性:“普洱茶是以云南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所以不要以为所有茶树上采下来的叶子都一样,别忘了,茶本身是大自然的馈赠,所以它还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诸如温度、光照、土壤、气候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茶树生长,最终导致茶叶内涵物质有所区别,而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方水土下的茶叶会更加适合加工成某一类茶”。
其次,就是工艺问题了。在任何一类茶的很多产品文案里,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说辞:世世代代制茶,几十年的老师傅亲自制作、某大师监制等等,这样说是为了宣传那些大师吗?当然不是,而是要告诉你制茶,工艺很重要,所以一款好茶,先天条件再好,工艺不行也白搭。至于什么叫好的工艺,不同品类的茶自然有不同的工艺要求,而关键点也不同,比如普洱茶炒茶尤为重要,熟茶的发酵工艺也很关键。此外,对于新旧工艺的争论也一直都在,我们倒不好一刀切的说哪种工艺就是最好的,毕竟传统工艺是经过岁月考验的,而新工艺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只能说各有优劣,谁更胜一筹还得结合茶叶本身条件来看,哪种工艺更加适合、更加能够辅助茶叶展现它应有的品质魅力就用哪种工艺就是了。
以上2点基本已经决定一款茶品质了,至于其它的存放因素、口感需求等等这些,更多的只能作为这款茶的价值判断条件。我们判断一件物品的品质,一定是在正常条件下,而不是在它受到主观干扰或破坏的情况下,所以如果你的茶如果存放不当发霉了,不是茶品质有本身有问题,但其价值一定打了折扣。
简单来说就是一款好茶的品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于它的自身条件以及制作工艺,至于你喜不喜欢,那是你的口感问题,你的主观口感不能作为这款茶的主要评判标准,但它将对你的价值判断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