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高手“养成”记——紫砂壶的适茶性
普洱茶与人一样都会“呼吸”,都是有生命的。
把每一款茶泡好,是我们对茶叶生命的认真,这份认真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变得明朗。
把每一款茶泡好,也是我们对茶叶生命的尊重,这份尊重也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庄严。
我们常常会萌生一些想法,比如:想把每一款大益茶泡好、想身边的人能对自己的泡茶技术点赞、想更精分地去研究紫砂壶的适茶性、想泡每款茶时都能在众多紫砂壶中选出最合适的一把壶…
想法是要有的,只要我们时常精进,想法终会落地,本周我们一起来研究紫砂壶的适茶性。
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先梳理、回顾一下泡茶通用的规律,泡茶有三个要素:温度、时间、茶水比。
精解:茶与水充分融合后,主泡器内茶汤的温度(不是单独指水的温度)、茶与水接触的时间、茶叶与水的比例。
紫砂壶的材质、器型、结构设置等等,会直接影响到这泡茶三要素,进而影响茶汤的呈现。接下来我们详细梳理,紫砂壶是如何影响泡茶三要素的。
1、茶叶浸泡的温度。
紫砂壶常见的材质大致可分成紫泥、朱泥、段泥。
由于泥料内部的结晶结构存在差异,同器型的壶,紫泥泥料的壶降温慢一些,朱泥壶、段泥壶降温快一些(当然壶的厚度也会影响降温速度)。这就导致不同泥料的壶在泡茶出汤过后,壶内茶叶降温的速度差别很大。
若是壶内茶叶降温太多,即使是用100℃的水冲进壶内,热水与冷却的茶叶融合后,浸泡茶叶的茶汤温度也会变低,且茶水比越大,温度降的越低。
因此,当我们冲泡需要高温的茶叶时,建议用续温力强的壶,泥料要降温慢的,壶壁要厚一些的;
冲泡细嫩茶、新茶,可以选择续温力弱的壶,泥料易降温,壶壁要够薄,以防持续的高温而导致的茶汤过于苦涩。
2、茶叶浸泡的时间。
紫砂壶的器型,容易影响茶叶浸泡的时间,当我们开始出汤时,若是壶嘴出汤速流较慢、壶的容量比较大,这无疑会延长茶叶浸泡的总时间。
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将壶住满水后,记录将水出尽的总用时,用时越短的壶,越适合冲泡需要快速出汤的茶叶,若是冲泡仅需浸泡10s的茶,千万不要用出汤就要15s的壶。
壶嘴的弯直与横截面积,影响着出汤的速度,越直的壶嘴、横截面越大的壶嘴,出汤速度越快。
还有就是紫砂壶的结构设置要合理,比如壶嘴倾斜的角度,壶内出水孔壶的大小及数量等等,这些结构的设置,要利于出汤,这样才能保证,当壶内装满了茶叶时,出汤也流畅,结构设置合理的壶,更容易控制茶叶的浸泡时间。
3、茶与水的比例。
壶底、壶肚部分的形状,影响着紧压茶在壶内舒展的状态。
茶水比例得当的情况下,若是壶肚狭窄,阻碍了紧压茶的吸水舒展,会导致茶与水无法充分融合,茶汤偏寡。
所以壶肚宽阔圆润、壶底面积大的壶,更适合冲泡紧压普洱茶。
我们再补充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壶的胎质烧结程度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点,烧结程度的高低对泡茶也有影响。
烧结程度高的壶,利于助发茶香,适合冲泡新嫩而香气高杨的普洱茶;
烧结程度低的壶,利于助发茶味、茶韵,更适合冲泡陈年老普洱茶。
如何判断烧结程度? 有个简单的方式,就是转动壶盖与壶体,使其产生摩擦,我们去听摩擦的声音,音调高,则烧结程度高,音调低,则烧结程度低。
其次,壶的高度、壶口的面积对茶叶的影响。
壶的高度和壶口的面积,会影响到壶内水气、热气的散发速度。
壶高且壶口小的紫砂壶,更聚水气、聚热气,会深闷茶叶,会激发茶叶的茶味,利于冲泡发酵度偏高的茶,比如普洱熟茶、陈年普洱生茶等,这样的壶可以激发出茶叶更多的绵柔与陈韵之感,增加茶汤的韵味。
壶低且口大的紫砂壶,不聚水气,不会闷茶叶,利于冲泡发酵度低、香气高扬的新普洱生茶,这样冲泡出的茶汤香扬汤爽、活力十足。
茶与器是互相选择、互相成全的,只有搭配得当,才能锦上添花。
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想要把茶泡好的初心,更需要锻炼出一种细分的能力,去感受茶汤细微的差异,去感受壶与茶之间紧密的联系,将茶、器、人三者,合三成一。